上有苍苍山,下有浑浑流。
两崖类筑甬,中道才容辀。
关门密相望,设险非一秋。
借问前代人,屈指嬴与刘。
乃知伯王功,天险参人谋。
百二制六国,一面当诸侯。
东惭洛阳薄,北视朝歌羞。
时平郡国通,官守轻戈矛。
旅程兹出关,怅然为淹留。

注释:

  1. 潼关:位于今陕西渭南市潼关县,是秦、汉、隋、唐等朝代重要的关口。
  2. 苍苍山:指高大的山峰。
  3. 浑浑流:指宽阔的河流。
  4. 两崖类筑甬:指两边的山崖像城墙一样坚固。
  5. 中道才容辀:指道路中间只有一辆车的空间。
  6. 关门密相望:指关隘之间相隔很近。
  7. 设险非一秋:指修建关隘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8. 借问前代人:询问以前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9. 屈指嬴与刘:指历史上有两位君主曾在这里建立过功业,一个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另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
  10. 乃知伯王功:才明白了这些帝王之所以能成就霸业的原因。
  11. 百二制六国:指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以少胜多,最终灭掉了其他六国。
  12. 一面当诸侯:指秦国统一了六国后,成为了一个大国。
  13. 东惭洛阳薄:洛阳在当时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秦军在攻占洛阳后感到羞愧。
  14. 北视朝歌羞:朝歌是殷商时期的重要城市,秦军在攻占朝歌后也感到羞愧。
  15. 时平郡国通:指当时的社会安定,各地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
  16. 官守轻戈矛:表示官员们不再需要用兵器来保卫自己的安全。
  17. 旅程兹出关:形容作者离开关隘时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从潼关出发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山河的描写,引出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评价,进一步强调了天险和人谋的重要性。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意识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