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扬子云,著书恬势利。
家贫官不达,宾客罕肯至。
时复好书者,相从问经义。
千载故寥寥,吾人一何似。
天凉风雨馀,草树有秋意。
蝉吟燕辞归,穷士易失志。
陋巷可相期,箪瓢固多味。

注释:

  1. 扬子云 - 扬雄(字子云),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思想家。
  2. 著书恬势利 - 他专心致志地著述,不为势利所动。
  3. 家贫官不达 - 因为家贫不能做官,所以仕途不顺利。
  4. 宾客罕肯至 - 很少有宾客愿意来拜访。
  5. 时复好书者 - 有时喜欢读书的人会来与他相谈。
  6. 问经义 - 询问经书上的义理。
  7. 千载故寥寥 - 千年之后仍然很少有人。
  8. 吾人一何似 - 我们这些人与古人相比怎么样呢?
  9. 天凉风雨馀 - 天气凉爽,风吹雨后。
  10. 草树有秋意 - 草木开始凋零,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
  11. 蝉吟燕辞归 - 秋天来临,蝉在鸣叫,燕子也离开了。
  12. 穷士易失志 - 穷困潦倒的人容易丧失志向。
  13. 陋巷可相期 - 简陋的小巷可以相互约定,共同追求理想。
  14. 箪瓢固多味 - 用箪(竹制的饭篮)和瓢(葫芦)吃饭虽然粗茶淡饭,但其中也有滋味。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回忆与王深甫交往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追求。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失落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昔有扬子云,著书恬势利。家贫官不达,宾客罕肯至。”诗人回忆起扬雄(字子云),他在贫困和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仍然专心致志地著述,不为势利所动,他的这种精神让诗人感到敬佩。同时,诗人感叹自己的家世和社会地位不如扬雄,因此宾客稀少,无人前来拜访。

颔联“时复好书者,相从问经义。千载故寥寥,吾人一何似。”诗人回忆了过去那些热爱读书的人,他们时常聚集在一起讨论经义,这种交流让他感到充实。然而,千年之后,这样的场景已经变得稀薄,而他与古人相比又显得多么相似啊。

颈联“天凉风雨馀,草树有秋意。蝉吟燕辞归,穷士易失志。”诗人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天气凉爽,风雨过后,草木开始凋零,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蝉在鸣叫,燕子也离开了。这些自然景物的变化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穷困潦倒的人来说,他们很容易丧失志向。

尾联“陋巷可相期,箪瓢固多味。”诗人以简陋的小巷为背景,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他认为,即使是简陋的居住环境也可以成为彼此约定的地方,共同追求理想。同时,他认为用箪和瓢吃饭虽然粗茶淡饭,但其中也有滋味,这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