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应祥
【注释与赏析】 菩萨蛮 · 其七 去岁寿李嗣立 诞辰迟似秋三日。草堂已有新凉入。鬓绿未全霜。欣然把一觞。 吟松新纳禄。共享清闲福。两个老人星。君家难弟兄。 【注释与赏析】 (1)诞辰:指生日,生日即诞日、生辰。 (2)秋三日:指从九月九日重阳节开始的三天。 (3)鬓绿:指白发已开始出现。 (4)纳禄:指科举及第,做官。 (5)清闲福:指悠闲安逸的生活。 (6)两个老人星:指李嗣源和张承业
菩萨蛮·其一 邹伯源园木犀,次彭孚先韵。 涂黄仙子娇无力。秋花不敢争颜色。风物一番新。从今到小春。 新词仍险韵。赓续惭非称。桃李寂无言。此花名独传。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咏物词,通过描绘园中的木犀花,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上片写木犀花的美丽与娇弱。“涂黄仙子”喻指木犀花,“娇无力”形容它的颜色鲜艳但不够艳丽,无法与其它花卉相比
注释: - 菩萨蛮·其一十一饯太夫人之南丰:这是一首送别诗,以“菩萨蛮”为题。 - 修途六:六月的旅途(即修途) - 清无暑:清凉没有暑气。 - 潘舆稳向盱南去:用潘舆安稳地向南行进。 - 喜气已津津:喜悦的气氛已经充满了。 - 平反一笑春:在春天中平反,使人心情愉悦。 - 阴德报:暗地里的恩惠。 - 罗纸重重诰:厚厚的文书和诰词,是褒奖的意思。 - 明岁早归来:明年早早回来。 - 泉江去鹢催
【注释】 分宜:地名,在今江西上饶。 篱根:篱笆旁的地面。无菊尊无酒:没有菊花也没有美酒招待。萧飒:凄凉、寂寞的样子。鬓如蓬:形容两鬓蓬松散乱,形容头发稀少、衰老。不禁:禁不住。吹帽风:秋风。插花开口笑:指喝酒时开心大笑。未分输年少:指年幼者尚未能分出胜负。明岁:明年。王台:指宴会地点。传杯不放杯:把酒杯传给对方喝,自己不喝。 【赏析】 《菩萨蛮·其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
【译文】 昨日佳辰已传简书,今日又重把离别酒杯举起。别驾奉安舆送我回南方,前呵方塞途。 庞眉真是寿相,两处交迎养。庾岭到星沙,风光属一家。 赏析: 《菩萨蛮·其一十四送太夫人就养南安》是北宋诗人苏东坡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下片写临行感慨。全词以"送"为线索,由远及近,由大至小,由高及低,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极尽缠绵悱恻之致
注释: 菩萨蛮 · 其一三月六日静胜小集 去年今日游稽古。斓斑曾著莱衣舞。四世共团栾。津然一笑欢。 归期今不远。孥累俱先遣。犹有社中人。相从寂寞滨。 译文: 菩萨蛮 · 其一三月六日静胜小集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一起去游玩,身着斑斓的服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我们的家族已经连续四代团聚在一起了,大家都非常欢乐地笑着。 归期现在已经不遥远了,我们都提前安排好了家务事就离开了。 还有那些在社庙中的朋友们
【注释】 泉江:即今江西九江市。昌阳:古地名,在今江西鄱阳湖东岸。棹歌:船夫唱的曲词。标:指船尾上划的彩船。紫淦:今江西星子县。旧双鬟:指当年与同僚泛舟时的美女,当时她们都是年轻的女子。 【赏析】 《菩萨蛮·其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描写了白居易与友人同游九江时的情景,全词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明快而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泉江三遇昌阳节”,起笔不凡,点出作者与友人游历的地方是九江
【注释】未观岩桂先观菊。未观赏山中桂花,先观赏菊花。世间底事真迟速。世间的事情真是快慢不定。节物苦相催。节日物品总是让人感到匆忙。重阳便到来。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 白衣何处觅。白衣是什么颜色的?在何处寻觅?沽酒邀佳客。买些美酒邀请客人。一笑有馀欢。一笑之间就充满了快乐。官居终日闲。整天在家无所事事(指官场生活)。 【赏析】 此词是作者罢官后归隐山居时所作
注释: 立春日 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寒气依然很浓。霜花在特意催促着晴色的出现。 残腊尚余旬,隔年先见春 过了腊月还有十天,隔年的春天就提早来到了。 独怜霜点鬓,羞戴银幡胜 只可怜那霜花点缀的鬓发,羞于戴上那银幡胜(一种头饰)。 百里欲熙然,今年强去年 整个村庄都显得十分热闹喜悦,今年的春节比去年更快乐。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立春时节的农村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新春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
注释: 菩萨蛮 · 其五六月十三日,同官携具,以予被荐 转头又是清秋近。晚风淅淅凉犹嫩。多谢客携觞。空惭画饼章。 中亭明月可。未要亲灯火。十阅望舒圆。归期在眼前。 赏析: 《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因初唐五代大曲《菩萨蛮》有“旧时王谢堂前燕”句而得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词牌格式为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句不等,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或两叶韵。《菩萨蛮》词调源于唐代民间的曲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