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诗句释义】 依依:依恋的样子。墟里:乡村集市,指村落。炊烟:农家做饭后冒出的烟。短短:矮小。笆篱(bálí):竹木编制的篱笆。带晚川:沿着傍晚时分的小溪。黄叶:秋天树叶变黄。西风:秋季吹来的风。盐铁路:连接四川和云南之间的铁路。布帆:用布做成的帆。一半贩花船:运送鲜花的船。 【译文】 在乡间集市上,炊烟袅袅升起。矮矮的竹篱笆旁,流淌着傍晚的小溪水。秋风中,黄叶纷纷飘落,盐铁铁路上
澹沱湖光漾晚曛。 龙船戏水绿沄沄。 丹沙书就符教佩,蕙帐凉风夜辟蚊。 注释:澹沱湖上的水光映照着夕阳的余晖。龙船在水中嬉戏,水面泛起阵阵涟漪。用丹砂书写了符咒,挂在身上可以辟邪驱虫,夜晚在蕙帐中睡觉也能驱赶蚊子。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端午节习俗的诗。首句“澹沱湖光漾晚曛”描绘了湖光与夕阳相互映照的美丽景象。第二句“龙船戏水绿沄沄”则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划龙船的热闹场面。第三句“丹沙书就符教佩”
【注释】䋣:同“莺”。 薄相回:指女子在绿轩前迎着微风轻摆衣裳。 赏析:此诗写春天景色,抒发诗人的春愁。首句写花,以“细细”形容其开得细小;次句写人,以“踏歌来”,点出是游春时节。三句写景,以“烧香才罢”暗示了游春的兴致未减;末句写人,以“延绿轩前薄相回”点明是游春归来。全诗语言平易自然,而意境清新幽美,富有生活情趣
沈司徒庙在夕阳下,赵四官的坟墓蔓草已侵凌。沙浦潮水比桑浦还要急,腰泾水深与界泾相等。 注释: (1)沈司徒庙:指代沈府祠堂,即沈氏宗祠,位于沈府内。 夕阳沈: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沈府祠堂上。 (2)赵四官:指代赵四郎,赵四郎是沈府中的一名官员。 坟蔓草:坟墓上的草木生长茂盛,形成一片茂密的草丛。 侵凌:侵蚀、侵害之意。 (3)沙浦潮:指沙浦口的潮水。 兼:并列,同时。 桑浦急
注释:在清澈的波光中,倒映出渔船的影子, 插满莲藕和蒲草的河岸平整如初。 河里的鱼钩上挂满了美味的家乡风味, 远胜于糖蟹和糟蛏。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美丽的田园之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竹枝词 其三十一 和王凤喈韵六十首 注释: - 一篑闲园近石冈:在闲适的园子里,靠近石头的斜坡。 - 青虫网户弄斜阳:有一只青虫在开着的窗户上织网,捕捉斜照的阳光。 - 恰宜消夏浮朱李:正好适合夏天消暑,吃着红色的果实。 - 乱打新荷雨气凉:随意地拍打新荷叶上的露水,感觉凉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景象。诗人通过对园子、石头、青虫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闲适
【注释】 绿树:形容春天的景色,生机勃勃。 依微:轻柔的样子。 绣幕:用丝织品制成的帐幔。 霏霏:雨声细碎纷乱貌。 菜花、梅头、麦浪:都是指农事季节里的景象。 “团尾”:形容麦浪翻飞时像一群白色的鹅或天鹅在水中嬉戏。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农村春景的小诗,诗人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图画,使人感到十分新鲜而亲切。 首句写春雨中的景色。“绿树”、“绣幕”,点明时间是初春时节
竹枝词 其二十七 和王凤喈韵六十首 黄姑遗庙傍江涯。 膜拜纷纷乞巧儿。 闻说金篦曾划水,晚风肃肃卷灵旗。 注释:黄姑的旧庙靠近江岸。许多妇女膜拜着祈求织女赐福。传说曾经用金篦划过水面的织女,现在她乘着凉风,把旌旗卷起走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乞巧节的诗。诗中描绘了人们在乞巧节时虔诚地膜拜、祈求织女赐予好运的场景,通过这一场景展示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垫巾:即手帕,古代文人雅士常用来擦拭手脸。 楼下:指楼阁之下。 点水蜻蜓:指小水珠打在水面上的蜻蜓。 记得新安老处士:指唐代新安人刘禹锡,他任过监察御史、和州刺史,后隐居九华山,自号“八愚”。 醉题诗:指他写有《陋室铭》的《山中饮酒六首》等诗,都是酒意大发时写成的。刘禹锡晚年居在安徽当涂县的新安江边,此处风景优美,他常在此饮酒吟诗。 【赏析】诗人用“雨丝”形容雨点细密的样子
病疟唐生果怪哉。 流连时命亦堪哀。 胸中磊块难消得,日饮无何且百杯。 译文: 生病疟疾的唐生真奇怪啊, 沉迷于命运也是令人悲哀。 心中的烦恼难以消除, 每日饮酒无数却仍然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