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
谢送夏衣 注释: 南州:南方的州郡。久客:在外地做官的时间很长。 困炎歊:受炎热煎熬。 汗浥春衫上白毛:衣服上的汗水沾湿了,变成了白色。 细葛含风常著看:细葛布的衣服常常被风吹着穿。 此情犹胜旧绨袍:这种感情比旧时的丝绵袍子还要深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南州久客困炎歊”,描绘了自己在南方做官时所承受的炎热煎熬
【诗句释义】 崇兰生深林,澹泊一点芳。 江梅倚修竹,酝藉万斛香。 气骨抱金玉,精神贮冰霜。 若以色见我,照红还海棠。 【译文】 崇兰生长在深深的树林中,淡泊名利只留下一丝芬芳。 江梅依偎着修长的竹子,浓郁的香气如同千斛之水。 气质像金色和玉石一样高贵,精神如同冰雪一般纯净。 如果有人用外貌来评判我,那么他看到的只会是红色的海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崇兰、江梅和修竹三种不同的植物特点
【注】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 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 注释:在茂密的森林中,有三五户人家,矮矮的围墙外露出几朵娇嫩的桃花。客人骑着马在春天里行走,路过一处房屋时,特意敲门讨杯茶喝。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的“柴门”
【注释】 代:代替。按察:指监察使的职务,唐代设此职以监察州县官吏。元结:字次山,河南人,曾任道州刺史,世称“ 元左拾遗”。元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这首诗就是诗人代替他监察州郡的感想之作。 【赏析】 杜陵是杜甫的故乡,他的诗作《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句子,所以人们把杜甫比作杜陵,而把元结比作杜陵人。元结在唐德宗时曾任道州刺史,当时作者就任道州,因而有这首诗
【注释】 春日:指春天。 杜鹃:古代传说,蜀王杜宇死后化作杜鹃鸟,啼声凄切,因此人们称悲鸣的杜鹃为“杜鹃”。 日日劝人归:意思是每天不停地催促人回去,暗喻作者被召回京城。 一片归心谁得知:意思是我一片思乡的心愿,有谁能理解呢? 望帝:传说中的蜀王杜宇,因亡国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催人泪下。 有神:有神巫、仙人等,这里指的是杜宇化身的杜鹃鸟。 谓余何日是归期:意思是你叫我什么时候才是回家的时候啊
注释:在庆全庵找到了桃花盛开的好地方,这里又迎来了一年中的春天。请不要让花瓣随着流水飘走,怕有渔郎前来询问渡口在哪里。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桃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首句写诗人在庆全庵找到一处好地方,可以避开秦地的战乱,享受春天的美好。第二句写桃花盛开的季节到来,再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第三句是诗人对于花落水流的担忧,担心美丽的花朵被水流带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以及技巧的赏析。解答此题时,要求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意象和关键词语,分析其表达作用。同时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写作背景等具体环境进行综合赏析。 “九十萱亲天下稀”,萱即忘忧草,是母亲的象征。九十岁高龄的祖母,天下罕见。“萱”字在这里是借指祖母。意思是:九十岁的老人,天下少有啊!表达了诗人对祖母深深的思念之情。 “十年甘旨误庭闱”,甘旨:滋味美好
【注释】 寄谢叔鲁: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抒发自己的思友之情。 一岁:一年。君不来:你(指谢)不来访。 欠徘徊:不够徘徊。徘徊:来回走动。 归时:归来之时。留诗在:有诗留在身边。 何日:什么时候。畅好怀:尽情地欢畅。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岁”字下得巧妙,它既表示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愁。第二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之情
注释: 寄谢叔鲁:写给谢叔鲁的一首诗。 平生结客知心少:平生之中,结交知心朋友的人很少。 乱世逢人笑口难:在乱世之中,遇到的人很难开口笑一笑。 近日老天频送喜:最近运气很好,连续收到喜讯。 谁来对酒共清欢:有谁能够和我一起对饮,享受这难得的清福和欢乐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谢叔鲁的一首赠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感叹自己在乱世之中难得交到真心的朋友
注释:不要说新年的客人来得晚,晴好的天气也相约而来。春风只被多情的人苦苦煎熬,红嫩青新总要诗来描绘。 赏析:此诗是写春天景色的。前两句写晴天暖日,后两句描写春风和春花。诗人通过“莫道”和“却相期”等词语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