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淲
【注释】 “白日”二句,形容山中幽静的环境。 “崦霭”三句,写青山长对门,而白日偶无客,表现了诗人的悠闲和自得。 “一曲”三句,写冬月暖和,夏日凉快,表现了山居的宁静。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山居的自然环境,中间四句写诗人在山居中的所见所感,后四句写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享受和满足。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朴实自然,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怀。 这首诗是王维隐居辋川时期的作品。首句“白日”点时令,点环境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诗意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山水环境中感受到的闲适生活。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简朴生活方式,传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 关键词注释: 1. 白日偶无客:字面意思是白天没有客人来访。在这里可能暗示诗人独处时的宁静和自足感。 2. 青山长对门:青山永远面对自己的家,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3. 一笠一蓑轻:描述了一个渔夫的形象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前二句描写青山长对门,牵牛花下斜倚篱笆;第三句写自己旋买深村酒,因倾老瓦盆畅饮。全诗以“青山”为题,描绘了诗人在青山下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白日里没有客人,青山长对门;牵牛花在槿花底下,倾斜着支撑着篱笆门;随即购买深村的酒,因为倾倒老瓦罐畅饮。注释:①青山、青山长对门:青山长对着门。②牵牛花:一种蔓生植物,花有白色、紫色等
注释:秋日暑气过去后,我来到施寺稍作停留直到深夜,这时山中的月亮明亮皎洁。 松梢上飘落的片云,在月光下显得流动,夜半时分,青山上的白露横流。 不是闲人喜欢幽静的地方,秋天到来后我已经厌倦了纷扰和喧嚣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游历施寺途中所做。首联描写了诗人到达施寺后的景象,通过“山月朗然”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景图。颔联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松梢上的片云与白露比作行人
注释:高兴的迎接晴天,刚刚打开柴门,突然有人来倒酒。 以为长久闲散常能畅饮,没想到小醉之后已昏昏欲睡。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生活画面。他喜欢晴朗的天气,于是高兴地打开了柴门。然而,当他看到有人进来时,却有些惊讶和疑惑。他以为是老朋友或者亲戚来访,所以才会如此热情地招待。然而,当他看到这个人是陌生人,并且只是过来倒杯酒时,他感到有些失望和困惑。
【注释】: 1. 涧(jiàn):山间的小溪。浅:水流不深,水清如镜。 2. 四合:四周环绕。 3. 泠泠:清澈的样子。 4. 彴(líng):石制的渡桥。 5. 亭:亭台楼阁,是古代供人休憩的建筑物。 6. 青山:指山色青翠的山。 【赏析】: 此诗为五言排律体,共四句。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出一幅山间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首联“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写诗人在青山下居住
注释: 二月晦日 其四:在二月的晦日。 绕屋青青总是山:环绕着屋子的是青翠的山峰。 每吟山色句还悭:每当吟咏着描写山色的句子时,总觉得不够。 乘闲着眼烟林外:趁着闲暇之机,放眼望向远处的烟雾蒙蒙的山林之外。 物色分明见一斑:景色清晰可见,仿佛看到了一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注释】: 白日:白天。偶无客:偶尔没有客人。青山长对门:青山常常面对家门。其四:第四首诗。人生等戏剧,衮衮徒区区:人生如同戏剧一般,忙碌奔波却又显得渺小无力。老身:年迈的老人。回头:回顾。今有古非无:今天虽然已经过去但并不是不存在。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诗人晚年的感慨与思考。 “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意思是说在白天偶尔没有客人,而青山却总是面对我家的大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
踏青何处去,春事归野菜。 便觉与时新,闲身尤可爱。 注释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踏青归来,发现春天的农事已经结束,而人们已经开始享受春天的美食了,于是诗人感慨自己闲着没事干反而觉得更加可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踏青后写的,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和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1. 青山长对门:青山长对着家门。 2. 山东打茶声:指山东地区打茶时发出的声音。 3. 睡思忽抖擞:指忽然想起某事而精神振奋起来。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闲适中偶得一诗,抒发了自己闲适之情和偶然得到灵感的喜悦。全篇语言平淡,意境幽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白日偶无客”,写诗人白日无事可做,没有客人来访的闲暇。次句“青山长对门”,写诗人面对青山,门常开敞。三、四句“身心既已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