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珌
五鼓梦中作觉而成之 其二 当时千驷已无闻,宁说牛羊上冢行。 同是博陵评古者,肯令千载尚龈卿。 注释: 1. 千驷已无闻:形容过去的辉煌已经消失殆尽。 2. 宁说牛羊上冢行:宁愿在墓地行走,也不愿意谈论过去的事情。 3. 博陵评古者:来自博陵郡的人,他们喜欢评论历史。 4. 肯令千载尚龈卿:怎么可能让一千年后的龈卿(指古代贤人)还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 赏析:
【注释】学渺千江水:指学问如江水之广,无边无际。才雄百尺楼:指才华高强如同高楼耸立。凫(fú)飞思叶县:比喻志向远大,想往高处发展。燕寝忆苏州:比喻思念家乡。有感珠还浦:比喻怀念故乡。无苛虎渡洲:形容自己像老虎一样威猛。浦江天阔处:比喻前途宽广。缺月正如钩:比喻月亮如弯钩一般明亮。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他怀念家乡、思念朋友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注释: 翊运勋臣第一家:翊运,辅佐皇帝;勋臣,有功之臣。第一家,地位最高。 却于翰墨掇英华:却字意为“反而”或“倒”,英华,英才和才华。掇英华,拾取其中的精华。 谁知忠孝千年事:谁知,怎知。忠孝,忠诚与孝顺。千年事,历经千年的事情。 不逐春风落水花:不随,不如。随风,顺风。落水花,随水漂落的花瓣。这里的“落水花”比喻韩公的英名不会随时间消逝,而是永载史册。 赏析:
【注释】 1. 金陵:今南京市。 2. 高资(zī):指高官显贵。 3. 柴沟:地名。 4. 三宿:古时以三日为一宿,故称住宿三天。 5. 濡滞:停留、耽搁。 6. 役此生:为官一生。 【赏析】 此诗写一位官员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写景抒怀,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之情。首句“铁瓮城,只半程”,是说这座城池虽然高大,但只有半程的距离,暗喻自己的官职虽高,却无足轻重。次句“柴沟晓发暮金陵”
伐千年古木,建成梁梅堂。 千年的木头,盘根错节,经历三千年。 万斧经过,却无人敢正视它。 今天有梓木名国工,十数工匠前来欣赏。 这棵树难砍削,上有蟠龙,下伏虎。 千万不要惊动万年枝,要像雷电般轰响三天雨。 必须作法起南风,号召百神同力扈佑。 昂首挺胸头角向梅堂,五六颗镇星来辅佑。 坐使国家形势稳固,万岁千秋供奉明主
诗句释义与赏析 深入理解经典之作 1. 雉尾差参宝扇开,九霞双阙耸蓬莱 - 雉尾:象征尊贵,暗示权力和威严。 - 宝扇:古代帝王使用的神器,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 - 九霞、双阙:指仙境中的宫殿,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意境。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代表着神仙居住之地,寓意美好愿景。 2. 霜清法驾黄金殿,云拥仙班紫玉杯 - 霜清:形容秋霜洁白,象征纯洁与清高。 - 法驾: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
下面是对这首《程掌书·其一》的逐句解释: - 夜来踏月过临川:这句描述诗人在夜晚踏着月光行走,经过临川。临川是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地方。 - 水面粼粼桂魄圆:这里的“桂魄”指的是月亮,诗人用“圆”来形容月亮在水面上反射出的光泽。整句表达了月光洒在水面上的美景。 - 此际高人方熟寐:这里的“此际”指此时此刻,“高人”通常指的是有学问或有高深修养的人
程掌书 其二 分明如梦缟玄衣,傍月凌风自在飞。 梦觉出门都不见,不知已上子陵矶。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分明如梦缟玄衣:形容月光如梦般柔和,仿佛是轻纱覆盖的黑衣。 2. 傍月凌风自在飞:形容自己仿佛是风中的鸟儿,随风飘荡,不受拘束。 3. 梦觉出门都不见: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原地,找不到任何痕迹。 4. 不知已上子陵矶:不知道已经到了何处,可能是在前往子陵矶的路上。 译文
释义:人生万千变幻,如同一根头发般微不足道,需要筑起万里长城。不要说斜阳距离遥远,它已经收尽了全部阳光,变得十分明亮。 译文:人生千变万化,就像一根头发一样微不足道,需要建造万里长城。不要说夕阳距离遥远,他已经收尽了所有的阳光,变得非常明亮。 注释:五鼓梦中作(zuò):指在梦中构思成文。梦觉(jiào):醒来。一氂(móu)轻:极言其微小。须筑(zú)铜驼(tuó):指必须修筑万里长城。铜驼
注释:闰年,即闰月的第九十四天。 午夜,子时。 青衣,指青城山。 海上还,归来时已过了海上。 八年,从公元1753年开始到公元1761年止,共八年时间。 两度,两次。 雪封山,山上积雪覆盖,难以通行。 现在。 一水,一条江水。 如镜,像镜子一样。 桐江,即大宁河,流经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双流县、彭山县、崇州市和温江区等。 五百滩,大宁河上有许多滩头。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