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注】 (1)台湾:今台湾省。竹枝词:一种民歌,多以七言四句为一韵,类似古诗绝句。 (2)鎗雷箭雨打围回:形容战斗的激烈。 (3)黍罂酒热朝餐早:指早上喝着热腾腾的酒。 (4)手擘奇柑:形容用手撕开奇异的大橘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台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热烈的画面。 首句“番社曈昽曙色开”,描绘的是清晨时分,太阳初升,照亮了整个台湾。这里的“晓”字表明了时间,强调了早晨的到来。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子翚的《百字令·次廖伯鲁韵》。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峤南人物,问当今谁是曲江风度? - 峤南人物: 指的是在南方的杰出人物。 - 曲江风度: 指的是唐代文人雅士的气质和风度。 - 解释与赏析:诗人在询问当代有哪位能够继承唐代文人的风度,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怀念和向往。 2. 万劫不磨雄直气,空剩屈陈词赋。 - 万劫不磨雄直气:
《台湾竹枝词》是一首描绘台湾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台湾与大陆之间紧密关系的认同以及对于台湾早日回归大陆的强烈愿望。下面将按照要求逐句解释: 1. 菊满东篱荷满池:描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菊花和荷花在东篱(指东方的篱笆)旁盛开,池塘中荷叶茂盛。这里的“东篱”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田园生活,而菊花和荷花则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见的象征,代表着高洁和清雅。 2. 少寒多暖鹭洲诗
【解析】 此诗写于台湾。竹枝词为民间流传的一种曲艺,以七言四句为主,内容多是歌咏风物人情,也有一部分抒发政治感慨,形式上类似民歌小调,但比之更加灵活活泼。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台湾所见所闻的所见所感。“门栏惨绿蜃楼新”,意思是门栏上的惨绿色彩已经褪去,而新建的建筑却显得格外醒目。“道左耶稣最诱民”的意思是说,耶稣教传教士在台湾活动时,总是想方设法地吸引信徒。“痴顽齐礼泰西人”
罂粟花开别样鲜,阿芙蓉毒满台天。 可怜驵侩皆诗格,耸起一双山字肩。 注释: 1. 罂粟花:一种花朵形状像喇叭的植物,其果实被广泛用于制作鸦片。 2. 阿芙蓉:即鸦片。 3. 驵侩:指商人或买卖双方中的一方,这里特指鸦片贩子。 4. 诗格:诗歌的形式和格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地区罂粟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罂粟花因其独特的美丽而备受喜爱
【注释】 大东门:指台湾省台北县的大东门。小东门:指台湾省台北市的小东门。衾艳衣香:形容女子衣着鲜艳,香气袭人。多:此处是说“多”。花田:即花的田地,这里指台湾花田。重徵税:征收重税。排花串:花的串,这里指花灯或花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花灯的诗。诗中通过对比,赞美了台湾花灯的美丽和价值。首句“大东门接小东过”描绘了大东门和小东门相连的壮丽景象。次句“衾艳衣香羡此多”,则通过对比
注释:铁笛吹来的竹外烟,是梅花的讯息素来牵动我的心情。瑶台的芳讯来得晚,我惆怅地站在溪桥上,天要下雪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里思念远方之人的画面,通过铁笛、梅花、瑶台、溪桥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期盼。诗中的“惆怅”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后令人感慨万分
注释:任凭他(我)的容颜照映在银灰色的泥土之中,一样的朱唇黑齿整齐划一。美丽的头型和眉毛都容易办到,使人难寻是瓠犀之珠。 赏析:诗中通过比喻的手法,赞美了台湾女子的美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人难求的感慨。首句“任他颜色照银泥”,以银泥比喻肤色之白,表现了女子肤色之洁白无瑕;第二句“一样朱唇黑齿齐”,以朱唇、黑齿比喻女子的红唇皓齿,形容女子的容貌之美;第三句“螓首蛾眉都易事”,以螓首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鉴赏。注意要结合注释理解,不要断章取义。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诗中“盂兰胜会”即中元节;“鬼门”指的是地府。 【答案】 竹枝词 竹子高高百尺幡,盂兰胜会话中原。 寻常一饭艰难甚,粱肉如山饷鬼门。 译文:高高的竹子上挂满了幡旗,盂兰胜会是祭奠亡魂的日子。平常百姓生活很艰难,但有丰盛的供品供奉鬼神
【注释】: 峰头:山顶。寄语:嘱咐,告知。沸泉:指温泉。大维:指大佛湾。 【赏析】: 《台湾竹枝词》是清代诗人纪晓岚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的是台湾著名的景点大佛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慨和热爱之情。 首联“峰头烈焰火光奇”描写了大佛湾山巅的景象。这里用“烈焰”形容火焰的热烈与壮观,“火光奇”则突出了火势的猛烈与奇异。同时,“峰头”也点明了这是一处地势险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