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是写景,次句写事,三句又写景。“今朝天气清明好”一句,点出题意,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诗人在这一天登高赏春,心情格外愉悦,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首《漫兴》五绝。“乱花无数开”,这一句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江上乱花无数开”,是实景,而“一双蝴蝶趁人来”,则是虚景,两句合在一起,既写出了眼前景物,又表达了诗人的感受。最后两句是说:野老人殷勤地把鲜花送到我这儿来
【注释】: (1)冶春口号:指诗人在春天所作诗。 (2)腊底:即“腊底无残雪”,指农历十二月底没有残留的雪。 (3)年前十日春:指正月十日春天到来。 (4)骑马行春桥上路:指骑着马在春日里走过桥上的道路。 (5)密梅花:形容梅花开得密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于元朝至正年间(一二四一~一二五七),作于杭州,描写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心情。 第一句
注释:这是一首描绘南朝宫体诗和西昆体诗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文坛的评价。他认为,虽然有袁才子和郭孝廉等诗人,但他们的作品都是模仿前人的,没有自己的创新,缺乏个性,只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诗句而已。而玉台体则是新的一种风格,它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新风格的赞赏之情
诗句:南邻酒伴辱相呼,共访城东旧酒垆。 译文: 南面邻居的酒友呼唤我,一起去探访那城东的老酒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与朋友相聚的场景。诗人邀请南邻的酒友一同前去探访城东的旧酒炉。诗中的“南邻”和“城东”表明了地点,而“酒伴”则暗示着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通过呼唤的方式,展现了一种亲切、热情的社交氛围。这种邀约不仅表达了友情,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注释】: ①漫兴:随意写来的诗。七:指《南池》中的七绝。广文:唐代称国子监为“广文馆”,学生皆称馆中博士为“先生”。后因之泛称教官或师儒,亦以泛指读书人。水口:山间的溪口,泛指山涧小溪。打鼓:指擂鼓传号令。噤(jìn):不敢出声。 译文: 我爱东湖旧广文,更过水口寻将军。 醉归长骑广文马,不怕擂鼓声喧黄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游山玩水的即兴之作。首句“我爱东湖旧广文”
注释: 《明妃曲》是一首描写王昭君和亲出塞的诗。这首诗是第四首,写的是王昭君在和林(今呼和浩特)居住的情景。 宫词 其四: 北幸和林幄殿宽,句丽女侍倢伃官。 君王自职《明妃曲》,敕上琵琶马上弹。 赏析: 《明妃曲》是一首描绘王昭君出塞的诗。这首诗是第四首,写的是王昭君在和林居住的情景。“北幸和林”,说明王昭君被派往和林。和林是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带。《旧唐书·后妃列传》:“后幸温泉宫,又幸洛阳
【注释】: 1. 漫兴:随意写诗。 2. 长城女儿:指唐朝诗人王昌龄,他曾任岭南(今广东一带)节度使,所以人们称他为“长城”。 3. 双结丫:双结是女子的发式,丫是髻。 4. 陈皇宅前:指隋朝皇帝杨广,因姓杨,故称陈皇。 5. 生来不识古井怨:意为她不懂古诗,不知《后庭花》的典故。 6. 唱得后主《后庭花》:意指她能唱这首著名的艳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绝
【注释】 漫兴:随意吟咏。其四:这是第四首。 杨花:柳絮。 白白绵:柳絮洁白如棉。 核未生:梅花的果实还没有长出来。 大妇:大娘子,指丈夫的正妻。 当垆(lú):在古时指卖酒。垆为酒肆前的土台。冠似瓠(hù):帽子像葫芦。比喻女子头饰像葫芦一样肥大。 小姑:年轻的女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妇女劳动生活的诗。诗人从农家妇女的生活实际出发,抓住她们的典型特征来表现,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朴实无华
诗句原文: 黄菊初华客未归,登高自试苎罗衣。 真娘墓下好红叶,伍相祠前多翠微。 翻译: 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尚未回家,便独自攀登高峰,试穿了那件苎萝制的衣物。 真娘的坟墓下,红色的叶子十分美丽,伍相祠前,绿意盎然,景色宜人。 注释: 1. 黄菊:指的是秋季开放的黄色菊花。 2. 初华:指菊花刚刚开放,还处于初期。 3. 客未归:诗人自己尚未返回家乡。 4. 登高:此处指攀登高处
注释: 𩇠画溪头翠水家,水边短竹夹桃花。 𩇠画:指用竹子做成的笛子,泛指乐器。溪头:指溪水的源头。翠水:清澈的水。水边:在水边。短竹:指竹林。桃花:指桃花林。 春风嗾人狂无那,走觅南邻羯鼓挝。 嗾人狂:驱使人们狂欢。无那:没有办法。走觅:寻找。南邻:指隔壁邻居。羯鼓:指用羊皮或牛角制成的鼓。挝:敲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