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浏览全诗,抓住关键诗句,再结合具体诗句理解诗意。“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的意思是:一般人没有重视的事情,只有睡眠是最为重要的事;“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的意思是:整个天下的人都在休息,灵魂离开身体,精神依然不动摇;“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用”的意思是:醒来时什么也不知道
【注释】 石刻诗:诗人在石头上刻写的诗歌。 浮荣:指富贵。 真:是。 幻:虚妄,不真实。 舍辔(pèi)谒高公:放下车马去拜谒高贵之人。辔:马缰绳;古代称马的项带叫辔。 玄论:玄妙深奥的议论。 冥冥理:深奥的道理。 转觉:反而感觉到。 尘寰:人间。 一梦:像一场大梦。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我认为世俗的名利真是虚幻不实,醉了就放松缰绳去拜谒高僧。听了他玄妙深奥的议论
《诗一首》 华阴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注释:华山的高处是我的宫殿,一走出山就跨越早晨的微风。台殿不用用金锁封闭,因为我知道它一定会有来自白云的保护。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入蜀后所作,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华山、宫殿、晓风等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
华山 半夜天香入岩谷,西风吹落岭头莲。 空爱掌痕侵碧汉,无人曾叹巨灵仙。 注释: 华山:指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以奇峰、险道、温泉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险。华山上有许多古迹和名胜,如玉女祠、莲花洞、金锁关等。 天香入岩谷:指华山的香气弥漫在山岩之间,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西风:指秋风,秋天的风。 岭头莲:指华山上的莲花,因为华山地处南方
注释:我自吴地进入蜀地,这是常有的事,就像在华丽的歌舞宴席中救火一样忙碌。我乞得金陵的闲散,也应当感谢那鬓边的疮痕。 赏析: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张乖崖的敬意。首句“自吴入蜀是寻常”,表明自己进入蜀地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歌舞筵中救火忙”,则描绘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画面,展现了他在蜀地的威猛形象。最后一句“也须多谢鬓边疮”,则是在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辛劳和付出
【注释】 1. 辞上:辞官归隐。 2. 草泽:指隐居在山野之地,泛指隐居。 3. 抟姓陈:抟姓陈,即抟氏陈氏。抟姓陈是陈抟的别号。陈抟(约900一约989年),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号扶摇子、希夷先生。 4. 三峰千载客,四海一闲人:三峰指的是庐山的东林寺、西林寺、逍遥亭这三座山峰,这里借指庐山;千载客,指的是诗人自己。四海一闲人,表示诗人在世俗之中保持一份清高。 5. 世态从来薄
【注释】 俞公:指唐代诗人俞大猷(公元1058—1134年),字元俞,号澹庵,浙江余姚人。南宋抗金名将,著有《澹庵文集》。岩:山峰。 【赏析】 俞大猷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在军事上颇有建树,他善于用兵,指挥果断,曾与金兵大战于长江、珠江一带,屡建战功。诗中“万事若在手”意谓只要掌握好战争的主动权,就能取得胜利。“百年聊称情”,意谓只要自己觉得满意就行了,不必过于计较时间长短
【注释】 翠:绿色。回环:环绕。晚晖:傍晚的余晖。几恨:遗憾。顽石:石头。琉璃:指水,也指像琉璃一样的水。玉花飞:形容水花像玉一般晶莹洁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瀑布来表现诗人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首句写瀑布的水光映着银河般的月光,十分美丽;次句写瀑布水声潺潺,回旋激荡,犹如山涧的清泉;第三句写水流冲击着石头,溅起一片飞珠,如同琉璃般透亮;最后一句写水花飞溅
注释:曾折松枝作宝栉,又编栗叶作罗襦。 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 译文:曾经用松树枝制作出梳妆用的宝栉,又编织成像栗树叶一样美丽的罗襦。 有时候询问关于秦国的事情,笑着捻弄仙花望向虚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女子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她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女子不仅有着高贵的身份,更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她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创造出美丽的东西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解析】 本诗为七绝。“为爱西峰”,诗人喜爱西高峰,所以登临西峰;“吟头尽日昂”,诗人在西峰上吟诵了一整天的诗篇,意兴未尽;“岩花红作阵”:岩石上的花儿像红色的战阵一样,绚丽多姿;“溪水绿成行”,溪流的水波碧绿如翠玉,蜿蜒流动;“几夜碍新月”:连续几个夜晚妨碍了新月的出现;“半山无夕阳”,西峰半山上没有夕阳的余晖;“寄言嘉遁客”,我向隐居山林的人致意,告诉他们这里是人间仙境。 【答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