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注释】和林城:指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建行宫上梁文:皇帝为新建的行宫殿举行奠基仪式时,由大臣们宣读祝文以示祝贺。其三:第三首。 抛梁西,碧海寒涛雪拍堤。 臣庶称觞来上寿,嵩呼拜舞一声齐。 译文: 抛梁桥西边,碧波万顷的大海汹涌澎湃,白雪皑皑的波浪拍打着江岸。 官员和百姓举杯畅饮,共同庆祝皇上千秋万岁。他们纷纷叩头行礼,欢腾地跳起舞蹈。 赏析: 此诗写景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抛梁北:比喻皇帝在北方的行宫。 圣主:皇帝。 守成能润色:守住天下的江山,能使其光华更加绚丽。 明堂:指天子所居的宫殿,是古代帝王行使政治权力的地方。 镇龙沙:指以坚固的城墙和高大的塔楼,像巨龙一样保卫着国土。 万世巍巍:形容其地位崇高,不可动摇。 威万国:让各国都臣服于他的统治之下。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在北方行宫的诗。诗人首先描绘了皇帝在北方行宫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听弹琴》。诗中描绘了王叔武演奏古琴的情景,以及他对音乐和人生的感悟。 诗的开头“弹广陵散终日而成因赋诗五十韵”表明了王维与王叔武的关系,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王叔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的演奏技艺非常高超。而王维则是一个文学家,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的中间部分,“湛然数从军,十稔苦行役。而今近衰老,足疾困卑湿”这四句描述了王叔武的一生经历
诗句: 吾山吾山予将归。 译文: 我将回到我的故乡,深深的溪流旁,苍劲的松树围绕着茅亭,紧闭的柴扉。 注释: ① "吾山":指诗人自己的家乡或故乡。② "归":返回。③ "深溪":深深的溪流。④ "苍松":苍劲的松树。⑤ "围":围绕,环绕。⑥ "茅亭":指简陋的小屋。⑦ "扃扃":紧闭的样子。⑧ "柴扉":用木头做的门。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注释】 抛梁东:指在京城建行宫,把木料从东边扔向西边。 灵沼、灵台:古代帝王的离宫别馆,多设在风景秀丽之处,以供游赏之用。 未为比:与灵沼、灵台相比。 宸宫:皇帝的宫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朝廷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不满之作,也是一首讽刺诗。全诗一气呵成,气势雄浑,笔力遒劲
注释:抛梁南,指在南方建造了一座和林城的宫殿。南山挹翠岚,形容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和林城建行宫上梁文,是一篇关于和林城修建行宫(即宫殿)的奏文。其二,指第二部分。酂侯功业冠曹参,指的是曹操功勋卓著,仅次于曹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和林城修建行宫的过程。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和林城的建设风貌和宏伟规模,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十七个字。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 天道不可穷,此理自古然。 - 大暴寿盗蹠,至仁夭颜渊。 - 伟材鲜遭遇,君臣难两全。 - 庸愚厌粱肉,广文寒无毡。 - 未逢知音人,伯牙故绝弦。 - 我爱冯公子,孔教穷高坚。 - 忧道不忧贫,一室如罄悬。 - 却笑庠序生,供荐徒备员。 - 诗书贮便腹,一斗吟百篇。 - 远蹈颜孟迹,近比苏黄肩。 - 宁受胯下辱,不为天下先。 -
诗句输出:湛然数从军,十稔苦行役。而今近衰老,足疾困卑湿。岁暮懒出门,不欲为无益。 译文:耶律楚材多次随军征战,经历了十年的艰苦旅程。如今他临近晚年,由于脚部疾病而行动不便,所以很少出门。他不愿意做一些无用的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年迈的军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战争和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 早晚挂冠去,闾山结茅屋。 这是首句,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官场、归隐山林的愿望。 蔬笋粗充庖,粝饭炊脱粟。 这是次句,描写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饮食情况,简单而朴素。 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 这是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不屑一顾的态度。 旦夕饱纯音,便是平生足。 这是第四句,意味着只要内心满足,即使物质贫乏也无所谓了。 赏析:
【注释】 作寱(ǎn)语:形容清溪的水流声音。湛然大笑(zhàn rán dà xiào):形容对清溪流水声的欣赏和赞美。仅能知大用,尚未识天机:意思是说只懂得应用,还没有懂得天地的道理。贪随言语转:意思是贪恋世俗的言论。错认二阿师:指误认为世俗的言论为真。关捩子:关键。卓然绝百非:意思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三学:指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学说。解语非干舌,能知诚匪智:意思是知道道理并非靠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