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作寱语,湛然大笑之。
仅能知大用,尚未识天机。
贪随言语转,错认二阿师。
个中关捩子,卓然绝百非。
三学未尝坐,何说非与是。
半藏未有言,奚论赞与毁。
解语非干舌,能知诚匪智。
为报清溪公,无事莫生事。

【注释】

作寱(ǎn)语:形容清溪的水流声音。湛然大笑(zhàn rán dà xiào):形容对清溪流水声的欣赏和赞美。仅能知大用,尚未识天机:意思是说只懂得应用,还没有懂得天地的道理。贪随言语转:意思是贪恋世俗的言论。错认二阿师:指误认为世俗的言论为真。关捩子:关键。卓然绝百非:意思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三学:指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学说。解语非干舌,能知诚匪智:意思是知道道理并非靠舌头,而是通过心性。为报清溪公,无事莫生事:意思是为了报答清溪先生,请不要多言惹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道诗。作者以清溪为喻,以清溪的潺潺流水声来比喻自己对于道的领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联“和秀玉韵”,以清溪之水比喻人的心性,说明只有当人真正理解了“大用”与“天机”时,才能达到一种超越俗世的境界。

颔联“贪随言语转,错认二阿师”,诗人批评那些只懂世俗言论的人,他们往往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只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颈联“个中关捩子,卓然绝百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真理的决心。他相信只有真正掌握了事物的精髓,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尾联“三学未尝坐,何说非与是”,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涉猎过各家学说,但并没有沉溺于其中,而是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能够辨别是非,而不是简单地跟随世俗的观点。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溪流水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探索。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并不是来自于表面的言语,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感悟和体验。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勇于面对世俗的挑战,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