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和氏姿,庸工浪雕镌。
不能作大器,取次成弃捐。
潜龙喻君子,或跃或在田。
未遂马周志,好垦扬雄廛。
伏腊粗酒脯,旦夕充羹饘。
穷途不足泣,吊影无自怜。
人生一瞬息,日月如玑璇。
学道如牧羊,后者为之鞭。
离群谢富贵,遁世安林泉。
勿学躁进人,扼腕长呼天。

我们将诗句逐一解读:

  1. 和冯扬善韵 - 这是诗人的自序,可能是他给某个人的信件或者诗作。这里没有直接的信息,但可能表达了与冯扬善(可能是人名)的某种交流或友谊。
  2. 可惜和氏姿 - “和氏”指的是楚国的卞和,传说中他是发现和氏璧的第一人。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惋惜之情,可能是因为卞和的才华未被赏识。
  3. 庸工浪雕镌 - “庸工”意为平庸的工匠,“浪雕镌”表示随意地雕刻。这句话可能是在讽刺那些不擅长、不珍惜自己才华的人。
  4. 不能作大器 - 这里的“大器”通常指有才能、有作为的人。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某人没有成为真正的大人物,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或环境。
  5. 取次成弃捐 - “取次”意为随意,“弃捐”表示抛弃。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种随意放弃、不负责任的态度。
  6. 潜龙喻君子 - “潜龙”指的是隐居的龙,而“君子”则指品德高尚的人。这句话可能是在比喻真正的君子应该像龙一样隐忍,而不是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
  7. 或跃或在田 - 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人的境遇,即有时候他们能够跃起,有时候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8. 未遂马周志 - “马周”是唐代的一个著名文人,他曾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并得到了很高的地位。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某人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或抱负。
  9. 好垦扬雄廛 - “垦”在这里可能是动词,意思是耕种;“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他的故宅位于长安城中。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扬雄的才华以及他对土地的贡献。
  10. 伏腊粗酒脯 - “伏腊”指的是农历十月初一和十五,这是古代的一种节日。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人们在节日里享受美食的情景。
  11. 穷途不足泣,吊影无自怜 - 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人生哲学,即在困境中不要过于悲伤,要坚强面对生活。
  12. 人生一瞬息,日月如玑璇 - “一瞬息”表示极短的时间,“玑璇”是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时间的短暂和宝贵,以及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
  13. 学道如牧羊 - “牧羊”是一种放牧的方式,比喻引导和管理。这句话可能是在提醒我们要学会领导和管理他人,就像牧羊人一样。
  14. 离群谢富贵,遁世安林泉 - “离群”意味着离开群体,寻求独立;“遁世”表示远离尘世,追求自然。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15. 勿学躁进人,扼腕长呼天 - “勿学”表示不应该学习,“躁进”意味着急躁进取。这句话可能是在告诫人们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毅力。

接下来是译文:

可惜我和氏的才情,平庸的人随意雕刻;
我不能成为伟大的人物,只是被随意丢弃。
潜龙比喻君子,有时跃然而出,有时默默无闻;
我并未实现马周的志向,只喜欢耕种扬雄的宅院。
伏日在节庆时品尝粗酒和肉脯,日常却只能忍受饥饿和寒冷;
人生短暂如同流星,光阴荏苒犹如天上的星辰。
学习之道如同牧羊,后面的人需要牵着前面的羊前进;
离开人群追求高远的志向,隐居山林以保平安。
不要效仿浮躁的人,他们总是焦急不安地抱怨命运;
人生无常,不必为无法挽回的事感到悲伤。
人生短暂如同流星,光阴荏苒犹如天上的星辰。
学习之道如同牧羊,后面的人需要牵着前面的羊前进;
离开人群追求高远的志向,隐居山林以保平安。
不要效仿浮躁的人,他们总是焦急不安地抱怨命运;
人生无常,不必为无法挽回的事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既有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也有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更有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注重精神追求的生活态度。此外,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伏腊”、“日月”、“牧羊”等,也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在阅读时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