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禅僧,无名居士。
人道甚似,我道便是。
尘尘劫劫露全身,纸上毫端何处避。
注释:
有发禅僧,无名居士。
“有发禅僧”,即在寺院里出家修行的僧人;“无名居士”,即没有名号的居士。
人道甚似,我道便是。
人们认为很相似,我认为就是如此。
尘尘劫劫露全身,纸上毫端何处避。
尘世中的劫难暴露了一切,纸上的字迹哪里能躲避。
赏析:
此诗为自赞之二首,其第二首写自己与世俗不同,认为世间一切都是虚幻,都是如来佛性。诗人通过对比、反观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看法。
首句“有发”二字,点明了题旨,指出诗人是出家人。次句“无名”二字,又点出了他虽出家却无俗念,是个隐士。这两句是说,世人都把他当作俗人,可我却认为他就是佛身,也就是佛性。三、四两句进一步发挥。“尘尘劫劫露全身”,意思是说,在红尘滚滚中,一切都会显露出来,只有佛性才能不受红尘玷污。“纸上毫端何处避”则是说,在纸上的字迹也无处藏身,只有佛性才能超越文字。整首诗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佛性的高尚情操和高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