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绿华清盖满方塘,雨洒风吹着处香。 芙蓉池边荷花盛开,荷叶碧绿如盖覆盖水面。 雨露滋润花叶更加娇艳,风吹荷香四溢令人陶醉。 绿荷翠盖映照池塘,雨落风吹处处飘香。 净扫钓矶双树下,醉斜凉枕弄秋光。 我来到清澈的钓鱼台旁,坐在凉爽的竹椅上欣赏秋天的美景。 醉意朦胧斜倚在凉枕上,任由秋光照耀心间惬意畅想。 注释: 1. 绿华清盖满方塘:荷花的绿叶如同绿色的伞盖覆盖在池塘上,形成一片翠绿的景象。 2.
注释:皇宫中的树上,浓密的树荫下,翠鸟栖息,鸣声如诗如画。微风习习,莺儿啼鸣。它们仿佛在助兴归耕,又似旧友重逢,发出悦耳的歌声。 赏析:这首诗以“西掖闻莺”为题,借咏莺传情,抒写自己辞官退隐的情怀。前两句写莺鸣,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气氛;后两句则由景到人,抒发了作者欲归田隐居的愿望和心情。全诗语言清丽、含蓄,有意境,耐人寻味
【赏析】 《对月口号》,是一首抒写闺怨的诗。诗人以明月为媒介,向明月倾诉衷肠。“今夜闺中月,应怜破镜辉。”首句起笔不凡。“今夜”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而且暗示着女主人公在孤寂难耐之际才想到对月倾诉衷肠,因而这明月仿佛成了她唯一的知音。“闺中月”,即指室内的月光,这里特指女子的闺房内照入室内的月光。这一句既写出了环境,又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烘托了一种静谧、寂寞的心境。接着
诗句原文: 凉风千个竹,疏雨万枝莲。自是清无寐,非关醉不眠。 注释解释: - 凉风千个竹:指清凉的微风轻拂着无数挺拔的竹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宜人的氛围。 - 疏雨万枝莲:形容细密的雨丝落在莲花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自是清无寐:自然是因为环境清新,所以不会因为夜晚的寂静而难以入睡。 - 非关醉不眠:虽然有些人可能会因为醉酒而难以入睡,但这里指的是因为环境的清新和宁静,使人容易入梦。
东池避暑二首 其二 翠石琅玕色,长杨风雨声。 不须醉剧饮,此地有馀清。 注释: - 东池: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用于夏日避暑。 - 翠石琅玕色:形容东池的石头色彩斑斓,犹如翡翠一般。 - 长杨风雨声:长杨,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这里指代东池所在地的风景名胜区。风雨声,形容风吹雨打的声音。 - 不须醉剧饮:不必要喝醉酒,尽情地喝。 - 此地有馀清:这里环境清幽,空气清新
山尽寒随尽,春归客亦归。 一杯分岁酒,送腊强依依。 注释: 1. 山尽寒随尽:形容冬去春来,山色渐绿,草木复苏,寒冷随之消退。 2. 春归客亦归:春天到来时,旅人也将回到故乡。 3. 一杯分岁酒:用酒杯中盛的酒作为新年的象征,寓意新的一年开始。 4. 送腊强依依:虽然已经辞别了旧的一年,但仍然依依不舍,因为即将开始新的一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古北口守岁的场景
【注释】 题行者店:为某人的行店题写的字。行者,指行旅之人。石楠:一种小乔木,树形似楠而小,故名。老翁:这里指种花的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手种石楠树,三十年如一日地照料着它,终于使它开花的结果。诗中“无限荒山秪一家”写出了石楠生长的环境之恶劣;“竹园蔬圃寄生涯”说明老者用种石楠来谋生。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种下石楠树起,到看到花开结果,最后写自己年岁已高,但仍然坚持种植
【注释】 苍茫:广阔无边际。六合:指天地四方,也泛指一切空间。渺莽:形容模糊、不分明的样子。三皇: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三个帝王。近:近在咫尺。远:遥远的距离。 【赏析】 这首诗以宇宙之大为题材,写“近”和“远”。开头两句是说:辽阔的宇宙之外,茫茫无边;远古时代,三皇初起。诗人把宇宙比喻为“六合”,把三皇比作“初起”的事物;这既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又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抱负。后两句是说:近处未必有
翻译如下: 羽觞泛中流,坐傍修竹里。 右军期不来,白鸥自飞起。 注释:羽觞是古代酒器的美称,泛指酒杯。坐傍:坐在旁边。修竹,高耸挺拔的竹子。右军:即王羲之。他曾任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期:期待。白鸥:这里代指作者自己
诗句释义及译文- 薄宦遭百舌:此句描述诗人由于公务繁忙而经常听到百舌鸟的鸣叫声,百舌鸟的叫声常常让人联想到官场的忙碌与压力。"薄宦"指的是官职卑微或职位不重的情况。"百舌"是鸟类的一种,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喜欢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的人。 - 不如归去来: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渴望归隐的愿望。"归去来"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表达辞官归乡的词汇,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提壶沽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