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在沙漠中,只有雪的美景,燕溪的春天已逝。我折下的柳枝,留到归人未归时再使用。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刘敞在雄州(今河北省)所经历的景象与心境。诗人在这片大漠中,目睹了沙漠上唯有的积雪和燕溪春色不再的景色,心中不禁涌起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未归人的思念。 诗人选择用“曾折柳”来表达他内心的柔情与期待,希望这些柳树枝条能成为远方游子的寄托。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情厚意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首两句:“寒事欲无几,春归方有期”,意思是“冬天的寒冷日子快要过去了,春天就要来到了。“寒事”指冬天的严寒天气,“嘉辰”指美好的时光、吉日。“欲”即“将近”。这两句是写冬尽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三句:“嘉辰正须醉,爱日为君迟”
【注释】 南斋:即书斋,指书房。病卧:生病躺在床上。香卷:点燃的香烟。幌:帷帐。昏:昏暗。漏声添:漏壶滴水的声音更响了。 【赏析】 《病中闻雨》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幽雅的室内画面,抒发了作者因病卧床、孤寂无聊的心情。首句写环境,点出“病中”;二句写所见;末句抒怀。 “香卷风飘幌,灯昏雨映帘”,写室内环境。这两句诗写得很工整,前一句写“香”,后一句写“帘”
【注释】 叔恬:指王叔恬,作者的朋友。府辟入幕:指被官府征请去做幕僚。不谐:不合心意。宛丘:县名,在今河南境内。簿:文书或户籍。 【赏析】 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写的诗。诗人先写自己因与朋友意见不合而未能入幕,然后以“闻道珠履客”四句,赞颂了这位有才德的幕僚,表现了一种赞赏之情。全诗结构谨严,层次分明
注释:春天渡过辽东的海域,星象回旋在幕北的天空。我悠悠地离开了故乡国家,明日就要经过一整年。 赏析:本诗是作者在辽代时写的,诗人在辽国过年,而无法与家乡亲人团聚,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厚的感情
注释: 修竹仍封雪,交渠已泮冰。 那知四时改,独有醉腾腾。 修竹:修长而直的竹子 仍封雪:仍然被积雪覆盖着 交渠:交错的沟渠 泮冰:消融了冰层 那知:哪里知道 四时改:四季更迭 独有:只有 醉腾腾:形容醉酒的样子。 赏析: 《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四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联“修竹仍封雪
【注释】 马上口占:在马上口占。冰涧纵横水,风松高下声:形容山涧溪流的冰层裂开,发出叮咚的水声;风吹松林,发出高低不同的松涛声。 远游应易老,跋马更凝情:远游指远离家乡在外作客,容易衰老;跋马,骑着马前行;凝情,使心情凝结。 【赏析】 《马上口占》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描写景色,后两句抒写情感。“冰涧纵横水,风松高下声。”这一句以景结情,将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融为一体
【注释】 ①忽忆:忽然想起。南轩:指陈州旧宅,在今河南淮阳东南。《宋史》载:“(陈)希夷居颍川之阳,筑室于庭前古柏之下,号为南轩。”树:指桐树。 ②韶:指《诗经·周南·关雎》,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其开首八句,后常以此诗代表美好的爱情。此以喻梧桐生处,故用“南轩”、“韶”二字。 ③孔老:孔子、老子,均为古代的思想家,此处泛指儒家思想。 ④沟中断:即“断井绝头”
【注释】 ①“月色”:指月亮。②剪彩:剪裁彩色,比喻用各种颜色装饰。③高阳客:高阳酒徒,指嗜酒的人。④独醒人:指清醒的人,意谓清醒的人不饮,而醉者却要饮酒。⑤翻作:反过来说成。 【赏析】 这是一首咏酒的诗。首联两句写景,以月亮、花香喻酒,形象生动。颔联写人物。颈联写饮酒,与上句呼应,末联写反语。全诗用语简括,意境优美。 此诗是诗人在元和三年(808)春正月立春日宿高阳关之作
【注释】 山行:即《山中》诗。 荒径:荒芜的道路,指山路。 惑:迷茫,迷惘。 东西:这里比喻方向不定。 翠微:青翠的山色。 空持:徒然持有,徒然怀有。 征鸟意:远行的候鸟的意向。 准绳:标准、法则。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的情景。首句写路,次句写路旁的景致,三句写自己的心境,最后两句写心情。全诗语言朴素平易,清新自然。 “山行”就是登山旅行的意思。从字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