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注释】 百忧:许多忧愁。去去:指旅途的行程,去而复来。归路迷:返回的路被阻。 纷然:繁多的样子。万行泪:泪水如雨下。 自逐:随着水流而去。东:这里指水往东流。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由江西贬官途中,在赣江上船过百滩时所作。首联“去去百忧集”,点出“过百滩”的主题。次联“回头归路迷”,则写“过百滩”后,回首寻途不得,茫然不知所措的情景。第三联“纷然万行泪”,是说百滩险阻中,诗人不禁潸然泪下
释义: 洒落烟雾的纨扇,形象奇异。 坐在这寒冷的镜子前愁思难消,深恐夏天已过虫类不再鸣叫。 注释: 1. 洒落烟纨薄:形容纨扇轻薄如雾,洒落如烟。 2. 肖翘物象奇:形容扇子上的图案奇特,与自然景物相呼应。 3. 坐愁冰鉴释:形容在寒冷的镜子前愁思难消。 4. 深恐夏虫疑:指担心夏天的虫类已经离去,不再鸣叫
雪后登观风楼 雪覆盖着郊外的原野,显得辽阔无边; 城郭横卧在碧玉般的原野中,宛如一条玉带。 夕阳西下,寒气逼人,仿佛要落下; 远望的树木,迷蒙如烟。 雁群飞过,情意缠绵更急切; 乌鸦栖息在枝头,饥饿时乱叫啼鸣。 我强作欢歌,却不如郢客高超; 一直恋恋不舍,登上了观风楼的最高处。 【注释】 1. 观风楼: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游览并写下《登金陵凤凰台》一诗。 2.
注释:区脱逢归驿,指区脱在归途中遇见了驿舍。作书凭寄声,意思是我托书信来给你传话。那知梦识路,意思是想不到你梦里都记得回家的路。先入大梁城,意思是我先到了大梁城。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寄给朋友的信,信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之情。 首句“区脱逢归驿”指的是区脱在归途中偶然遇到了驿站,而这个驿站正是他要去的地方。这里的“逢”字,既表示偶然相遇,又含有意外惊喜之意。
【注释】 图书:藏书。如蘧庐,比喻书斋简陋。吏事:指官场事务。累志意:使心志劳累。招邀:邀请。逍遥:自由自在。醉:酒醉。寐:睡着。自弃置:自己放弃。置:抛弃。 【译文】 书籍如同简陋的房屋,为官的事情令人烦恼, 被邀请便可以逍遥自在,喝醉酒就睡在床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官场生活困顿时所作的诗作。诗人用“图书如蘧庐”来比喻自己的书房,用“吏事累志意”来表达自己为官的艰辛与无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1) “青青水中蒲”,写水边新长出的蒲草。青翠欲滴,生机勃勃。诗人从视觉角度入手
【注释】瘴海:指岭南瘴疠之地,即广东、广西一带。子规(zǐqí资齐):即杜鹃。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得知友人自蜀还乡后所作。全诗以“梦”和“愁”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在分别后的思念与感慨之情。 首联“瘴海三年别,巴山万里迷”,描绘出一幅离别的场景。瘴海象征着南方的湿热之地,而巴山则是指四川的山脉。在这里,“三年”和“万里”都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和空间的遥远。诗人通过这两个词
【解析】 此诗首句“耄期吏隐倦”,是说年纪大了,厌倦了官场的生涯。“归去上恩荣”是说回到家乡去享受朝廷的恩典,荣耀终身。“国子瞻师保,乡人庆父兄”是说在国子监做官的老师(指李监丞)像古代的周公旦一样,为乡亲们做表率和庇护;而乡人们也高兴地称他为父兄,这是对他的一种赞扬。“挥金慰游旧,击壤傲升平”是说在离开京城的时候,他挥金如土,慰问那些老朋友,让他们高兴而去。“远笑吴门叟,何为变姓名
注释:清泉的源头只是数尺深,知道是炼丹剩下的。怎么能够邀请到真正的仙人,邀请他们在肘后的书信中相邀呢? 赏析:诗的开头“清源秪数尺,知是炼丹馀”两句,描绘了清源山的景致。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清源山的秀美。清源山虽小,但它的美却是无法掩盖的,仿佛是炼丹后剩下的余物。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清源山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安得栖真子,相邀肘后书”,则是诗人的愿望
注释:红玉是谁家的姑娘,明艳动人,青春永驻。她羞涩得不敢言语,只能以微笑来掩饰内心的忧伤。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而害羞的少女形象,通过对比她的外貌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这位少女深深的同情和怜惜之情。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贴切的比喻,将少女的美丽和内心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