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开竹下小径招君章 翠竹生无数,萧萧一径新。 阴繁催短日,地僻断飞尘。 磐石兼容客,幽禽不避人。 君能烂漫醉,当及七贤真。 注释: - 开竹下小径招君章:在竹林下的小径上招引客人。 - 翠竹生无数:形容竹子郁郁葱葱,生长得非常多。 - 萧萧一径新:形容小路虽然狭窄,但非常整洁和清爽。 - 阴繁催短日:指树木茂盛遮挡阳光,使时间似乎过得更慢。 - 地僻断飞尘:指远离城市,没有太多尘埃。 -
《西域请平三首 其一》是宋代刘敞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西域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对。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1. 西域请都护,崆峒献凯歌:在西域地区请求设置都护府,崆峒郡贡献胜利的凯歌。 2. 两阶增羽籥,万里肃山河:两个阶梯上增加了乐器,万里之内的山河显得更加肃穆。 3. 甲第旃裘少,春宫苜蓿多:豪华的宅院(甲第)和精美的毡衣(旃裘)较少,而春天的宫殿里(春宫)种植着茂盛的苜蓿(苜蓿)
诗句: 御戎传上策,不战屈人兵。 遂断匈奴臂,何须万里城。 出车非远略,高枕得升平。 战骨翻空死,吁嗟壮士名。 注释: - 御戎传上策,不战屈人兵:指采取策略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战争也能达到目的。 - 遂断匈奴臂,何须万里城:比喻用智谋解决问题,无需长途跋涉征战。 - 出车非远略,高枕得升平:指出征并非长远之计,安心休息才能实现和平。 - 战骨翻空死,吁嗟壮士名:感叹战场上牺牲的勇士
注释: 青青水中的蒲,谁能把它移植到陆地上。 妇人被捆绑着,被迫在水边游玩,她憔悴地只能独自住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妇人被束缚在水边游玩,只能独自住宿的悲凉场景,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受到残酷压迫的现实。诗人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悲惨的场景,表达了对妇女悲惨遭遇的同情和愤慨之情
【注释】 闻:听说。圣俞: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霅上:今浙江德清县。戴星:犹夜以继日。吏事:公家事务。戏彩:指乡里人对官员的宴请和赠送礼物。白蘋:一种水中植物。开新酌:打开新酿的酒。汀边:水边。吟:作诗。手:持笔。负:辜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苏轼送别的对象是弟弟苏辙,而苏辙去的地方是浙江德清县(即霅州)。苏辙在德清时,因母亲年迈,他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与兄长相聚谈心,所以苏轼写下了这首词。
注释: 1. 单于贪汉物,中国避天骄:匈奴单于贪图中国的财物,而中国人民则避开了天上的骄子。 2. 赐予金银贵,行来玉帛遥:他们得到了贵重的赏赐和珍贵的礼物,而且来自遥远的国度。 3. 悲伤贾太傅,慷慨霍嫖姚:他们为贾谊的悲痛感到悲伤,为霍去病的慷慨激昂而感动。 4. 恸哭辞新第,英雄未可招:在新的官邸中他们痛哭流涕,因为他们知道英雄还没有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单于贪汉物
注释: 芜城闲望二首 其二 春草忽更绿,荒城阴雾滋。 风存鲍昭赋,秋益宋生悲。 慨想秦兵出,传闻羽檄驰。 江湖岁将晚,空羡逐鸱夷。 译文: 春天的草忽然又变绿了,荒芜的城墙下弥漫着阴郁的雾气。 虽然风存有鲍照的赋作,但秋天却更加增添了宋玉的悲伤之情。 我想象着秦始皇的军队出动,传说中他们传来的战报如同飞箭般奔驰。 随着岁月的流逝,江湖上的船只越来越稀少,我只能羡慕像张良那样追随商山四皓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重阳去寥落,小雪碧苍茫。”重阳节时节,天空显得格外的寥廓和空旷,下着小雪天气,大地一片苍苍茫茫。 “兽起骇枯草,鸟归横夕阳。”野兽惊起了,惊散了在枯萎的草丛中游荡的鸟儿。鸟儿们归来了,在夕阳的斜照下来回徘徊。 “薄云低引白,衰菊暗消黄。”薄云低低地飘动,把洁白的云朵引向高空;菊花渐渐凋谢,颜色变得暗淡了。 “伫立何为久,怆人非故乡。”我久久站立着
夏晚 闰馀时侯早,夏晚似新秋。 月出空堂静,蝉鸣深树幽。 健逢鹰学习,喜见火倾流。 早晚凉飙起,重修白罽裘。 注释: 1. 闰馀时侯早:意思是在闰年中,夏季开始的时期来得更早。 2. 夏晚似新秋:意味着夏天傍晚时分,似乎比秋天还要凉爽。 3. 月出空堂静,蝉鸣深树幽:月亮从空中照下来,让整个空旷的房间都变得寂静无声;深树之中,蝉鸣声幽幽地传来。 4. 健逢鹰学习,喜见火倾流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陋巷客回辙”一句,写诗人归来;“夕阳钟送秋”句中,用“送”字写出了夕阳西下、残阳如血的景象,也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寒声满空谷”,是说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那一声声凄切的钟声,使人感到寒冷;“暝色下高楼”,是说夜幕降临,灯火渐起,而诗人独自登上高楼,看到满天暮色,不免感慨万千;“陡逐悲风起”,是说一阵悲风吹拂过来,使人更加感到凄凉;“微兼远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