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海三年别,巴山万里迷。
相逢欣邂逅,即事恨睽携。
梦减清江外,愁宽太白西。
知君偃乡墅,已忘子规啼。

【注释】瘴海:指岭南瘴疠之地,即广东、广西一带。子规(zǐqí资齐):即杜鹃。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得知友人自蜀还乡后所作。全诗以“梦”和“愁”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在分别后的思念与感慨之情。

首联“瘴海三年别,巴山万里迷”,描绘出一幅离别的场景。瘴海象征着南方的湿热之地,而巴山则是指四川的山脉。在这里,“三年”和“万里”都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和空间的遥远。诗人通过这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别离的痛苦。

颔联“相逢欣邂逅,即事恨睽携”,则是对重逢的喜悦和对分离的遗憾进行了对比。诗人在遇到老朋友时感到非常高兴,但一想到即将分离,心中又充满了失落和不舍。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句充满了诗意和深度。

颈联“梦减清江外,愁宽太白西”,则是将梦境和现实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这里的“梦减”和“愁宽”都是用来形容心境的变化。诗人在梦中梦见自己回到了清江之畔,心情变得轻松愉悦;而在现实中,他感到忧愁却无法减轻。这种对比使得诗句更加深刻和感人。

尾联“知君偃乡墅,已忘子规啼”,则是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知道朋友已经回到故乡,并且已经忘记了那些曾经让他痛苦不已的事情。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馨和希望。

这首诗以其深情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的理解。通过对离别、重逢、现实与梦境等不同情境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感情和深刻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