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惟信
诗句解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人生态度。通过拟学粗豪去索尝,表现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独醒岂易敌愁肠,则描绘了诗人清醒地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白衣终到东篱下,则展现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愿望。 译文 我想尝试着变得粗犷豪放,去品味生活中的种种滋味。独自清醒,却难以抵挡内心的忧愁。最终,我会到达那东篱之下,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 赏析
在宋代诗人吴惟信的《邮亭书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晚向邮亭立 - 晚向:表示时间是在傍晚,有一种落寞的感觉。 - 邮亭:古代设在官道旁供官员和信使歇脚的地方,类似于现代的驿站。 - 立:站立,表达诗人在邮亭下驻足的情景。 2. 原荒草树稀 - 原荒:原本是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荒凉。 - 草树稀:草丛和树木稀疏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弄花扑蝶悔当年: - 弄花:玩弄花朵。 - 扑蝶:追逐蝴蝶。 - 悔当年:后悔过去的行为或选择。 2. 吃到残糜味却鲜: - 吃到残糜味:吃了残留的美味食物。 - 却鲜:但味道仍然鲜美。 3. 不肯春风留业种: - 春风:春天的风。 - 业种:职业、工作等。 4. 破毡寻梦佛灯前: - 破毡:破旧的毛毯。 - 寻梦:追寻梦想。 - 佛灯前:在佛前
以下是这首诗《次王汉和见寄韵》的逐句释义: 1. 扇恩已尽汉宫秋:这里的“扇恩”指的是古代帝王对臣子的赏赐,而“汉宫秋”则暗示着宫廷中的秋天氛围。整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宫廷中恩泽不再,只剩下萧瑟秋风的感觉。 2. 空忆金鞍远玉楼:这里的“金鞍”象征着贵重和尊贵,而“玉楼”则代表着华丽的宫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以及现在这种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感慨。 3. 九辩不歌黄菊老
【注释】 太湖:指太湖风光。 远山:远处的山,此处借代湖边的景色。 数笔:几笔,形容画法简练。抹秋烟:以淡墨描绘出秋天的烟雾。 阔阔:宽阔的样子。 冷浸:冷浸,形容湖水清澈见底。 晚日:傍晚时的太阳。未沉:还未落下去。 风渐起:风开始刮起来。 狼藉:杂乱无章。 满鱼船:满载着鱼的船只。 【赏析】 这是一幅写太湖风景的诗,作者用简练的手法勾勒出了太湖的美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旧抄梵律已俱焚,一片闲情老白云。" - 注释:这里指诗人曾经抄写的佛教经文(梵律)已经全部烧毁了。"闲情"指作者的闲适心情。"老白云"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同白云般悠然自得。 - 译文:那些曾经抄写的佛经(梵律)已被全部烧毁,我的内心充满了悠闲自在的情感,就像那悠悠的老云朵一样。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淡泊,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
注释:在歌楼回望,已经觉得茫然无措,手托着蓬窗夜不能寐。月光下水波荡漾的地方,鸳鸯飞过离别的船。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首句“歌楼回首已茫然”,描绘出诗人站在歌楼回望的情景,已经觉得茫然无措。第二句“手托蓬窗夜不眠”,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因离别而无法入睡的情景。第三句“月色水光摇荡处”,描绘出月光下水波荡漾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心情也像这水波一样动荡不安
赠别 其三 临临欲去又添杯,一语殷勤道几回。 他日相思如有信,粉笺莫带泪痕来。 注释: 临临欲去又添杯:临行前,我又要为你斟上一杯酒。 一语殷勤道几回:你总是这么殷勤地嘱咐我。 他日相思如有信:他日若你在远方思念着我,若有书信可传,请将我的问候带到。 粉笺莫带泪痕来:请在寄来的书信中不要留下你的泪水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临别赠言
【注释】: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 —— 城高楼,即城楼高耸入云。阔,指其高大。不与别楼同,意谓此楼之高,非彼楼所能及。 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 —— 山千叠,形容山峦重叠。陶然,陶冶性情的样子。圣一,指圣人的境界。中,这里用作动词,有“达到”之意。 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 —— 秋声,指秋天的风声。争起,纷纷扰扰地响起。树,指树林。野色,指原野的颜色。沉,沉没。 后有登临约
注释:兰花生长在寒谷之中,刚消过雪。半林的树木上,紫花摇曳着,仿佛在吹动着香气。是谁曾经看到这吹香的地方?千古以来,春风都让楚地的人感到心醉。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首句“寒谷初消雪半林”,描绘了兰花生长在寒冷的山谷中,刚消过雪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次句“紫花摇弄昼阴阴”,描绘了兰花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摇曳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