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惟信
注释: 寄桐庐张尉:写给桐庐县尉。张尉,张姓的官员。 一廉儒者政,半隐寄其名。 心古门庭阔,吟多笔研清。 云晴春嶂薄,潮落暮江平。 必是闲无事,琴馀鹤数声。 译文: 给桐庐县尉,你是一位廉洁的儒者,治理政事时也不忘隐居。你的家门庭院宽广,吟咏诗歌的时候笔和砚台都显得清澈明亮。晴朗的天空下,春日山峦显得更加秀丽;傍晚时分,潮水退去,江面平静如镜。你一定没有太多事务要处理,只有弹琴的时候
菖蒲 一掬寒泉块石头,两三茎叶弄轻柔。 梦回一霎龙湫雨,五月轩窗也带秋。 注释: ①掬:用手捧起。 ②寒泉块石:冷清的泉水像块石头一样。 ③两三茎叶:两三个茎上的叶子。 ④龙湫雨:传说中龙王居住的山间的瀑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菖蒲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菖蒲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句写菖蒲生长的环境,以“一掬寒泉块石头”来形容其生长之地,既形象又生动;次句写菖蒲的生长状态
诗句释义 1 白发伤春又一年: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感到年华已逝,白发增多,感慨时光流逝。 2. 闲将心事卜金钱:这里的“卜”通“赌”,意指赌博以决定未来之事。诗人用金钱作为赌注,表达对未来或某种结果的不确定性。 3. 梨花瘦尽东风软:描述了梨花因春风而凋零,暗示了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脆弱。 4. 商略平生到杜鹃:这里的“商略”指的是深思、考虑,"杜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鸟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空斋中独坐时所作。全诗以白描手法写清斋的幽寂与冷清,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和苦闷的心境。首句点明“空斋”二字,交代了时间是“日日”,地点在“溪上”,环境十分清幽。次句写梅开之不知,突出环境的静谧。第三句写炉火之正愁,烘托诗人孤身独居时的凄凉心境。尾联写北风之吹折蠹杉枝,表现诗人内心的悲凉感伤。 【答案】 ①空(无)斋(指诗人的住所) 日日(每天),清吟过(清闲地吟诵着诗句)
诗句如下: ``` 开尽桃花落尽梅,衡门寂寂掩苍苔。 多情惟有双飞燕,不道人贫便不来。 ``` 译文: 春天来临,满树的桃花已经凋谢,梅花也落尽了。这寂静的门扉下,只有一片苍翠的苔藓覆盖着地面。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只有一对飞翔的燕子显得如此多情,它们不顾我的贫穷,依然按时归来。 注释: - 春日:春季的开始。 - 开尽桃花:指春天的到来,桃花盛开,然后逐渐凋零。 - 落尽梅:梅花也在春天中凋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春日书僧舍壁》。下面逐句解释: - 第一句:“一宿山中万虑忘”,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山中住了一晚上,所有的忧虑和烦恼都忘却了。这里的关键词是“一宿”、“山中”和“万虑忘”。 - 第二句:“石泉声细鸟声长”,意思是石头上的泉水声音很小,而鸟儿的叫声却很长。这里的关键词是“石泉”、“声音”和“鸟声长”。 - 第三句:“落花满地游人去”,意思是花瓣落满了地上,游玩的人也离开了
春日书僧舍壁 松风声里草堂幽,欲问归津又小留。 人自看诗春自老,毋烦海燕说闲愁。 【注释】 ①松风:即松涛,这里指松林中的风声。②归津:归乡的渡口。③小留:稍作停留。④海燕:燕子。⑤毋(wú):不要,不要麻烦。⑥闲愁:无事之忧。⑦春自老:春天自然地流逝、老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以松林中风声、草堂静谧、人看诗而春自老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前二句是实写,后二句是虚写
注释: - 黄尘漠漠路漫漫,旧钓空思水国寒。 - “黄尘”指尘土,这里用来形容道路被尘土覆盖的景象。“路漫漫”意味着路途遥远而漫长。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尘土飞扬、道路遥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感。 - 乡信不来云树远,斜阳无语下栏干。 - “乡信”指的是家人的来信。由于家乡的信件没有到来,诗人感到失望和孤独。“云树远”可能暗示着远方的景色,如云和树。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过朴翁故居:路过朴翁的旧居。过:经过。朴:指朴道济。翁:对老年人的尊称。故居:过去居住的地方。 电露荣华一梦休:电光闪烁,荣华富贵像一场梦一样地消失了。电露:闪电。荣华:指权位、富贵等荣华之事。 琴书多是越僧收:琴书多被和尚收集起来。琴书:指古琴与书籍。越僧:浙江的僧人。 年年柳下游人过:每年春天,有许多人沿着柳树岸边行走。柳下:柳树下。游人:游客。 指点春风认竹楼
凤凰台怀古 凭高北望旧神州,江绕秦淮万古流。 塞草寒沙埋战血,更无林叶共伤秋。 注释: 凤凰台:古代的观景台,这里指代南京的名胜之地。凤凰台怀古:即凭吊凤凰台的历史往事。 江绕秦淮:秦淮河环绕着南京城,因此称为秦淮。 塞草寒沙:塞草是边疆的草地,寒沙则是沙漠中的沙子。这里形容边塞的荒凉景象。 战血:战场上的血。 林叶:树木和树叶。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象。 赏析: 这首五律诗以“凤凰台”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