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注释】十二时颂其一:平旦寅,狂机内有道人身。 平旦,指日出东方的卯时。寅,古代时辰之一。这里比喻有悟性的修行者。狂机,指妄想。道人,指修行的人。 狂机内有人,即修行者内心有悟性。 穷苦已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 穷苦,指世间烦恼苦难。已经,表示时间很长。无量劫,佛教用语,表示无穷的时间。信,相信。常擎如意珍,意指世间的一切财物和美好的东西都是虚幻、无常的。 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纤豪即是尘。
送君归,乱山归去,婚嫁参差都了。 向竟似、无情春杳。 不使莺花缠绕。 玩弄清寒,沉酣玉醴,怕不成仙道。 日养寿、影减婵娟,却笑蔡家,犹爱纤纤姑爪。 颜未衰,心花意蕊,况有十分光姣。 镜里复红,分明大药,不在丹干好。 引啸时有风,飞身欲在烟杪。 恨此生、茅龙未遍,五岳犹牵怀抱。 莫学庐耽,片片毛羽,拂尽洲和岛。 恐去家未久,归来但见华表
是何人、碧山深处,潜入仙厨私窃。 把石粉、云英堆积。 剪剪层层叠叠。 面面装成,棱棱做就,细染红笺贴。 正夜静、改席西园,紫凤吐珠,曾否铜盘吹灭。 闲更思、梨花院落,定自十分清绝。 宿鸟窥来,飞蛾拂去,不道成冰雪。 谩认他是灯,分明一片冷月。 也只消、抛残小扇,玉面当前终怯。 怎得携归,江南乐事,闹向元宵节。 看翠眉几许,屏风影中低说
吾活计,无可观。 但日日,长一般。 夜半子,困如死。 被虱咬,动脚指。 鸡鸣丑,粥鱼吼。 忙系裙,寻袜纽。 平旦寅,忽欠伸。 两眉棱,重千斤。 日出卯,自搅炒。 眼诵经,口相拗。 食时辰,齿生津。 输肚皮,亏口唇。 禺中巳,眼前事。 看见亲,说不似。 日南午,衣自补。 忽穿针,全体露。 日昳未,方破睡。 洗开面,摸着鼻。 晡时申,最天真。 顺便喜,逆便瞋。 日入酉,壁挂口。 镜中空,日中斗。
怅迢迢、千山万壑,竹杖芒鞋轻度。 满面上、蛮烟瘴雨。 不觉沉沉天暮。 村店茅檐,朦胧淡月,照梦儿归去。 又却被、无赖村鸡,未晓唤回,依旧草床孤旅。 天渐明、朝炊才罢,又走羊肠歧路。 行李半肩,萧条书剑,尽染枝头露。 过岭来倦矣,危亭且自少住。 怪竹筐、携来焦饭,簌簌万千沙土。 手掬寒泉,坐餐林下,不辨甘和苦。 劝行人且饱,前途未知谁主
秋宵灯火,秋衾魂梦,秋娘庭院。 旁人那知得,说秋风团扇。 流水小桥清且浅。 比银河、算来还远。 思量一年事,只张星曾见
疏窗四面,秋霖一阵,愁人两个。 天涯已肠断,况离情无那。 桐叶初肥蕉叶大。 说凄凉、也无人和。 今宵尚相对,怕来宵灯火
绵蒙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 更独客、冷清清地。 拚只向、红篝倚。 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 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 更当初、戟门嬉戏。 一部烟花轶记。 帘畔分钗,屏间惜曲,无限恹恹意。 便海棠月上,夜深谁放花睡。 奈几年、飘零羁旅,已隔千山万水。 昨岁铜街,记曾一见,隐隐卓金车子。 恰柳花如梦,又早香输过矣
尽生平、骨偏腾上,那识世间刘表。 嗟落魄、古长安道。 市上荆高又少。 见说城南,群公会猎,抚掌轰然笑。 有十队、细马轻裘,硬箭强弓,围簇盘雕绣袄。 往观乎、且为豪耳,莫以粗材相诮。 斛律诸人,敖曹若辈,马上诗偏妙。 倏𩩉鸣饿鸱,拂林迅落飞鸟。 坐平冈、燎狐炙彘,燕女如花回抱。 热洛河斟,婆罗门舞,浑不似弹边调。 只李陵安在,碑前野乌群噪
六花堆上黄茅屋,显出风神清皎。 有玉树、琼枝围绕。 端不让戴安道。 蹇背冲寒,船唇忍冻,冰雪年年饱。 倘相过、不厌狂奴,愿作飞鸿,一试去来泥爪。 算百岁、浮名草草,低唱浅斟差好。 糁径萦帘,随车逐马,放眼成缥缈。 赖遮藏阙陷,儿童何必多扫。 触热者、本堪绝倒,不龟手药难讨。 竹挺高风,梅删俗艳,便是山翁照。 问如何不乐,潘郎鬓点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