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双睛点漆面凝酥” - 此句形象地描述了女子的眼妆。在古代,女子的眼部妆容常常被描述为如“点漆”(即用黑色或深灰色颜料轻点于眼部,使其显得深邃而有神),面部则可能涂抹有“凝酥”(一种白粉,使得皮肤看起来更加细腻光滑)。这种妆容通常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来完成,显示了女子化妆的过程。 - 注释: 眼妆(如点漆)/ 面部妆容 2. “笑靥愁蛾一世无” -
【注释】 残岁:旧年。即事:就眼前的事物写诗,此指写眼前所见的景物。 偷啼:偷偷地哭泣。镜台:梳妆用的镜台。合欢酒盏:相传为汉成帝赵飞燕所献,形似合欢树,故名。“合欢”句:说合欢杯是断肠杯,是因为饮了这种酒就会感到痛苦。 张郎:指张敞,汉武帝时宰相,因直言进谏得罪皇帝被免官,后任河南太守,因政绩显著,又任京兆尹。画笔:作画用的笔。无心试:无意试画。 王家:汉代王公贵族的宅第。扇子:扇风用的东西
注释:这十天里,我写了十封信给阿姚,每天都去高堂问候起居。每次书信中都暗含着我的心事,让我的心奴来传递。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问答词,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阿姚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这十天里每天都要给阿姚写一封信,询问她的日常生活和心情。在信中,诗人不仅询问阿姚的生活琐事,还表达了他对她的关心和思念。他通过书信中的“衔数字”暗含了自己的心事,让心奴来传递给阿姚。这种表达方式既真挚又深情
【注释】 残岁:旧历年末。桃符:门上的装饰物,用桃木刻成的两半相合的长方形牌子,上面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白板扉:白色的门扉。瓶梅:插在瓶子里的梅花。瓶梅写影上床帷(yin):把瓶中的梅影倒映到床帷上。床上的帷帐。芦帘纸阁:以芦竹帘子为顶的纸糊的房子,这里比喻书屋。清相称:与自己的高洁品格相称。氍毹(qúshū):地毯。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除夕夜的即景
【注释】: 残岁:年终。即事:写眼前之事,即写诗人在年终之夜的所思所感。 金箸:银质筷子。拨炉红:用筷子夹着点燃蜡烛。恩私:恩惠私情。一岁中:一年之中。首忆:首先想到。惊心:惊心动魄。试灯夜:元宵节夜晚。画屏:屏风。东:指东厢房。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年终之夜,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以“残岁”为题,抒发了对恩宠私情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手提金箸拨炉红,暗教恩私一岁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内容时,一定要结合诗歌的注解和作者的相关常识进行,要特别注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字词。 “纱笼”是形容灯的罩子,“椽烛”指挂在屋檐下或房梁上用来照明的灯;“焰如幢”,指灯笼的火焰犹如旗幡;“火齐”,即花烛,点燃后燃尽;“呈花”,指燃烧的花,“喜一双”,指一对喜烛;“为惜”是怕的意思;“轻风”是微风吹拂;“晓妆成后未开窗”
【注释】 残岁:旧时农历十二月称腊月,亦称“残岁”。即:就是、便是。侍儿:侍候在人身边的年轻女子。擎烛:拿着蜡烛。过妆前:走过化妆台前。肉糜:指用肉末做馅的面食,也泛指食物。引得:引起、招来。红腮:双颊泛着红色。嫣:笑容甜美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妇女生活的诗。首句点出时间是在腊日。次句点明人物是侍儿。第三句说侍儿擎着蜡烛走到梳妆台前,第四句说侍儿提起往事(即“肉糜旧话”)。五至八句说
残岁即事 文袜清彄手自缄,重毫丝履绣鹣鹣。 心知饷姊须珍重,别上菱花镜一奁。 注释: 1. 文袜清彄:指妇女的白色袜子。文袜:白色细褶的袜。彄:通“袜”,是穿在脚上的鞋。 2. 重毫丝履:形容女子所穿的丝织的鞋子。 3. 鸳鹣(juān juān):传说中的海神和水神的坐骑。这里借指女子。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远行女子关怀的诗。首句“文袜清彄手自缄”,描绘了女子穿着白色的袜子
【注释】1.残岁:即除夕。2.谢灶:旧俗,在除夕夜用香火祭祀灶神。3.终年欢赏费茶浆:指整年为庆祝而忙碌。4.风流罪:此指因有才情而惹来的非议或嫉妒。5.君侯:古代对人的尊称,此处泛指显贵之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除夕夜的即兴之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在除夕夜忙碌而又无奈的心情。首句写除夕之夜,家人团聚,一起祭祀灶神;二句说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整个一年都忙碌不已,费尽心思
【注释】: 残岁:即除夕。即事:即景作诗,以应节序。金雀鸦鬟,形容妇人头发的样式。尚簸钱:还像簸箕一样把头发梳拢。残年犹是柳枝年,残年的光阴还是春天的年华。力弱春消息,指梳拢时费力,因为头发太软,无法用簸箕那样硬的东西梳拢。渐到眉心眼角边,指梳拢时渐渐到了眉毛和眼角的部位。 【赏析】: 《残岁即事》是唐代诗人张祜所写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梳头的情景,通过对女子梳头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