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译文: 梅树上挂着的冰霜,使得月光来得很迟,又到了停灯剪彩的日子。 你画的新样子,别让人知道,不要告诉小姑子。 注释: 1. 残岁:农历十二月初,又称腊月,为一年之末。 2. 梅檐:即“梅梢”,指屋檐下悬挂梅花枝的木架。 3. 霜苦:形容天气寒冷如霜般冷。 4. 月来迟:指月亮来得晚。 5. 停灯:古代风俗,除夕夜要熄灭所有的灯火,称为“守岁”。 6. 剪胜:剪制花灯或剪纸作为装饰品。 7.
【注释】 御君:对人称自己的丈夫,此处指妻子。内子:妻子的自称。妆阁:女子梳妆用的闺阁。被火:被大火焚烧。敬唁:表示哀悼和慰问。以诗八首:写一首诗给妻子。 【赏析】 这首《奉赠内》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妻弟家作客期间,因火灾而失去了爱妻,悲痛万分。他怀着哀思之情,写了一组悼亡诗,每首都用“御君兄内子”作为标题,这是为妻子而作。 第一首,“写得梅花绝代姿”,意思是说,你画的梅花是世上无双的。这一句
这首诗是诗人为内子妆阁火灾而哀悼所作,共八首。以下是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鸾鎞犀导总成尘,散朗高情一笑轻。 鸾鎞:指古代妇女的首饰,用鸾鸟羽毛和黄金制成。犀导:犀牛角做的头饰。总(zǒng)成尘:全都化为灰尘。散朗高情:形容女子神情高远、洒脱。一笑轻:形容女子心情轻松愉悦。 侍女拨灰重拾得,瑶钗白凤尚如生。 侍女:这里指被火焚烧后重新捡起的凤凰钗。瑶钗:用玉制作的钗头。白凤尚如生
注释: 满城箫鼓嫁人天,裘马郎君意气鲜。 独有当年我惆恨,逢新偏忆旧缠绵。 译文: 满城的箫鼓声中,人们都在欢庆婚礼,新郎骑着健壮的马,戴着华丽的帽子,意气风发。 唯独当年的我惆怅怨恨,每当看到新人,就想起旧情人,心中充满绵绵的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婚恋离别之情的诗。诗人在喜庆的氛围中回忆起自己与新娘之间的往事,表达了对过去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寓意深刻
【注释】 戒律:佛教的戒律。精持:严格地持守。事法:遵守佛教的教义。王:佛。清心:清净的内心。高出宝莲香:指清净的内心能散发出宝莲一样的香气,比喻修行者的心性高洁。但存:只有。冰雪:比喻高洁的品质。孤标:独立的形象。道场:佛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里指修行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内弟(妹)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内弟严守戒律、清心寡欲的修行生活,后两句写内弟在火灾面前保持了高尚的品格
诗句解释: 1. “狞须健仆递邮筒”:描述了一位胡须浓密、身材健壮的仆人,正在递给他一封邮筒。 2. “叫唤何如此醉翁”:形容这个仆人叫唤的方式和喝醉酒的人一样,声音洪亮。 3. “学得无愁天子法”:暗示这个仆人学会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方法,即不慌不忙地应对各种事务。 4. “战书虽急不开封”:即使有紧急的战书,这个仆人也不会急于打开它,而是先等待主人的指示。 译文: 一个强壮的仆人正在递送一封信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丹楼夜半忽霞开,气杂沉香甲煎来。 疑是隋宫守除夕,故烧高烛照妆台。 明珠辟火语空传,多少江靡堕紫烟。 此夜枕前真不夜,步生莲是火中莲。
明珠辟火语空传,多少江靡堕紫烟。 此夜枕前真不夜,步生莲是火中莲。 注释:明珠辟火的传说,已经空口相传,多少江河中的莲花被烧毁。这个夜晚在枕头之前,真的不是黑夜,而是像莲花一样美丽的火中的莲花。 赏析:这首诗以明珠辟火的传说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诗人用“多少江靡堕紫烟”描绘了江河中的莲花被烧毁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和哀愁。然而,诗人又用“此夜枕前真不夜
【注释】御君:指李德裕。内子妆阁:指唐懿宗女咸安公主的内宅,公主曾与白居易有私情。飞灰:喻死。中郎:指李德裕,时为宰相。文姬:指崔莺莺,白居易之妻,李德裕之妾。赏心高韵事:指崔莺莺所唱《霓裳羽衣曲》。爨烟:炊烟。 【赏析】李德裕被贬崖州后,白居易写此诗以慰其苦。前四句是说,李德裕虽遭贬谪,但毕竟还有崔莺莺这样的知己,可以一诉衷肠;后六句是说,虽然崔莺莺早已不在人世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它由四个句子组成,每句七个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第一句:“闺人礼佛词” - “闺人”指的是女子。在古代文化中,女性常常被描绘为温柔、贤惠的形象,而“礼佛词”则表明诗的主题与佛教有关,可能表达了对佛的敬仰或祈求平安的意愿。 2. 第二句:“楞严初读面生红” - “楞严”指的是佛教经典之一,《楞严经》。这里的“初读面生红”可能是形容自己初次阅读这本经书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