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百媚城中一个人,紫罗垂手见精神。青琴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阿真。 紫罗垂手见精神,百媚城中独一人。青琴仙子常教诲,自小来来号阿真。 七尺发犹三角梳,玳牛独驾长檐车。曾城自有三青鸟,不要莲东双鲤鱼。 花恨春愁两茫茫,翠钿金博山香炉黄。欲熏罗荐嫌龙脑,须为寻求石叶香。 注释: 百媚城中一个人:百媚指的是众多美女,城中一个人则形容自己独在繁华之地。紫罗垂手见精神:紫色的罗裙下垂
《戏高侍御七首》的原文如下: 百媚城中一个人,紫罗垂手见精神。青琴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阿真。 紫红色的罗衣轻轻垂下,展示出女子的风采。她如同青翠的琴师,自幼便接受了高雅的艺术熏陶,被尊称为“阿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才情。诗句中的女子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段成式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尊重。他以诗意的语言
和周繇见嘲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 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 乱翠移林色,狂红照座殷。 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 傥恕相如瘦,应容累骑还。 注释: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才:才能;甘:甘心;艺:技艺;怯:胆怯。比喻人的才能低微,技艺不高。 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王谢:指东晋的两大家族王氏和谢氏;飞盖:指车马;姬姜:美女。形容人的地位低下,如同被美女抛弃一样。
诗句原文:出意挑鬟一尺长,金为钿鸟簇钗梁。 郁金种得花茸细,添入春衫领里香。 译文: 出主意将发髻挑起一尺长,镶嵌有金饰的鸟儿装饰在钗梁上。 将郁金种出的花茸精心挑选出来,点缀在女子的衣领中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精心打扮的场景,突出了其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出意挑鬟一尺长,金为钿鸟簇钗梁”两句,诗人展示了女子对于美的执着和追求。她不仅仅是为了美丽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七言律诗是一种严谨而又富有韵味的体裁,其形式要求严格,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这首诗《戏高侍御七首》是唐代诗人段成式的杰作,充分展示了这一体裁的独特魅力。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七尺发犹三角梳”,描绘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场景,一个高大的身影,用三角形状的梳子梳理着他的长发。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主人公的高大形象与梳子的形状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奇特而有趣的视觉效果
戏高侍御七首 花恨红腰柳妒眉,东邻墙短不曾窥。 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时。 百媚城中一个人,紫罗垂手见精神。 青琴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阿真。 七尺发犹三角梳,玳牛独驾长檐车。 曾城自有三青鸟,不要莲东双鲤鱼。 自等腰身尺六强,两重危鬓尽钗长。 欲熏罗荐嫌龙脑,须为寻求石叶香。 别起青楼作几层,斜阳幔卷鹿卢绳。 厌裁鱼子深红缬,泥觅蜻蜓浅碧绫。 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
《戏高侍御七首》赏析 在《戏高侍御七首》中,诗人段成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百媚城中一个人,紫罗垂手见精神,这句诗通过“百媚”与“一个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主角的独特魅力和超凡脱俗的气质。紫罗垂手,不仅指其身着华丽服饰,更象征着高贵与优雅。而“见精神”,则强调了其内在的气质和风采。 诗中还提到了青琴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阿真,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主角比作仙人
最宜全幅碧鲛绡,自襞春罗等舞腰。 未有长钱求邺锦,且令裁取一团娇。 注释:最适宜的是一片完整的碧玉色鲛绡,自己叠成如春罗般的舞衣腰带。没有用金钱换取邺城的锦缎,只让裁剪一块这样的娇嫩之物。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段成式创作的七绝诗《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的第二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男女之间深情厚意的爱情故事。首句“最宜全幅碧鲛绡”便以碧玉色的鲛绡为背景
醉袂几侵鱼子缬,飘缨长罥凤皇钗。 知君欲作闲情赋,应愿将身作锦鞋。 诗句注释: 1. 醉袂:指诗人因醉酒而挥动的衣袖。 2. 鱼子缬:一种古代织物,用鱼子图案装饰,色彩鲜艳。 3. 风皇钗:凤凰形的发饰,象征高贵和美丽。 4. 闲情赋:一种以描绘闲适生活为主题的诗歌。 5. 锦鞋:用锦绣制成的鞋子,象征富贵和华丽。 6. 翠蝶密偎金叉首:形容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如蝴蝶般轻盈,金钗点缀其发
这首诗的标题是《嘲飞卿七首》,作者是唐代诗人段成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翠蝶密偎金叉首:翠绿色的蝴蝶紧密地依偎在金色的叉子上,形象生动。 - 青虫危泊玉钗梁:青色的虫子悬挂在玉制的钗梁上,形容昆虫的脆弱与美丽。 - 愁生半额不开靥:愁云笼罩,使得人的半边脸都皱起,无法展露笑容。 - 只为多情团扇郎:这是因为对方是一个多情的团扇男子。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