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式
【注释】 ①飞卿:即温庭筠,字飞卿。②同心苣:一种用丝做成的装饰品。③连理枝:指夫妻恩爱如树枝相依,常用来比喻恩爱的夫妻。④风流词句:指唐人温庭筠、韦庄等所写的词句。⑤早环诗:指王勃的《滕王阁序》。⑥咏:吟诵。 译文 愁心懒得织那同心结,闷得先绣上那连理枝。 多少文人骚客的词句里,只有愁中才有咏《早环诗》的情意。 赏析一: 首句是作者对温庭筠的一种讥讽。温庭筠以“词中之龙”著称,其辞华丽、艳丽
这首诗题为“嘲元中丞”,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一位名叫元中丞的人物在花前莺里选美时表现出色,但随后却因放纵而遭受了惩罚。接下来将从诗歌原文、诗句翻译与注释、赏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 诗歌原文: 莺里花前选孟光,东山逋客酒初狂。 素蛾毕竟难防备,烧得河车莫遣尝。 -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莺里花前选孟光:在莺歌燕舞的美景中,元中丞如同孟光般出众,挑选美娇娘。 2. 东山逋客酒初狂
【注释】 曾见:曾经见到。当垆:古代酒家女在店中卖酒,常立于柜台前,形似“当”字的土堆,故称。一人:指一位女子。入时:穿着得体。腰身:衣带。花蒂:花蒂即牡丹花的茎和叶,比喻女子。芳:芳香,此处指美貌。只:只是。写取真:写出真实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妓诗。诗人对妓女的生活、打扮、情态有较深刻的了解,因而能将她们写得栩栩如生。 首句“曾见当垆一个人”,写诗人曾经见过一个女子
燕支山色重能轻,南阳水泽斗分明。 译文: 曾见过那位当垆卖酒的女主人,入城时装扮得婀娜多姿。她的青春芳华如花蒂般充满生机,只在诗中尽情绽放真我风华。她的衣袖轻轻拂动,几欲触及鱼子缬的精致美丽;飘逸的长缨如同飞翔的凤凰,缠绕着玉钗梁。 赏析: 此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女子的娇艳与才情。诗中“燕支山色重能轻,南阳水泽斗分明”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容貌
半岁愁中镜似荷,牵环撩鬓却须磨。 花前不复抱瓶渴,月底还应琢刺歌。 注释:镜子中的自己如同半岁的荷花,愁闷之中连梳妆打扮的心思都没有了。在花前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捧着瓶子解渴,晚上月圆之时也应该吟咏诗歌以自娱。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在忧愁中的孤独与无奈。镜子中的自己如同半岁的荷花,愁闷之中连梳妆打扮的心思都没有了,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茫
注释: 柔卿:即白居易,字乐天。 解籍:脱下官服,卸去官职。 犊车:小马车。 金牙:指酒杯的金色装饰部分,用以盛酒。 新酝:新酿的美酒。 深樽:大酒樽。 良人:丈夫。 渍(zī):浸泡、涂布。 交午:交错重叠。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妻子元稹的诗,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意。 第一句“长担犊车初入门”,描绘了诗人刚脱下官服,卸下重担,带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走进家门的情景。
诗句释义: 风惹闲云半谷阴,岩西隐者醉相寻。 草衰乍觉径增险,叶尽却疑溪不深。 译文: 微风吹起,带起一地的闲云,山谷被半遮着阳光,岩边隐士醉酒相寻。 当看到草丛开始凋谢,小路显得愈发危险,我怀疑溪水是否不再深邃。 赏析: 首两联写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野风光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风、云、草、树等自然元素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诗中“草衰乍觉径增险,叶尽却疑溪不深”一句
牛尊师宅看牡丹 洞里仙春日更长,翠丛风翦紫霞芳。 若为萧史通家客,情愿扛壶入醉乡。 赏析: 《牛尊师宅看牡丹》是唐代诗人段成式所作的诗词之一。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牡丹花为画面主体, 通过对牡丹花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美丽而娇艳的姿态和浓郁的香气。通过对比牛尊师与牡丹花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不满。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商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了一位僧人正在用夕阳的余晖磨刀,他放下世俗之心,享受着最悠闲的时光。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有僧支颊撚眉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位僧人正坐着,脸颊支撑着,眉毛微微翘起,手里拿着剃刀准备开始他的剃发仪式。"支颊"指的是脸颊支撑,"撚眉毫"则是形容他专注且细致地准备剃刀。 - "起就夕阳磨剃刀":这一句描述了僧人起床后
注释: 风撩动着闲云,半山中的谷地显得阴郁。岩西的隐士醉酒了,在寻觅我。草衰了,忽然觉得路险难行;叶子落尽,却怀疑溪水不深。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饮酒寻游的诗。首句“风惹闲云半谷阴”,写山间的云和风的互动,写出了幽静的氛围。第二句“岩西隐者醉相寻”,描绘出一幅隐士醉酒后,在寻找诗人的画面,生动形象。第三句“草衰乍觉径增险”,通过描写草的变化,暗示出诗人行走时的难度增加,增加了诗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