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鸾
【注释】 张龙山:即张孝祥,南宋词人。钦翘:即秦观,北宋词人。奇士:指杰出人物。“芳润”二句:形容张龙山仪容端庄,风度潇洒,犹如硕师,令人仰慕。槐柳门前:指庭院门庭,门前有槐树、柳树。成雾:比喻槐柳枝叶茂盛。清风茗碗:指清风吹过,茶香四溢。只谈诗:只谈诗酒之乐。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张孝祥的诗词。张孝祥(1052年—1111年),字易安,号于湖,又号东山居士。汉族,江南长兴(今属浙江)人
【注释】 南坡:这里指李家。 成春:长满草木,使春天到来。(比喻生机勃勃) 家声:家世的声誉。 宅相:古代指宰相或诸侯王的府第。 居然:竟然,实在。 古人:前代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诗。 诗的前两句以“聚尘”和“荒园野草不成春”作比,写李小溪家世衰颓之状。首句言李家积久而衰,犹如聚尘。次句谓其家荒芜,野草不生,无生气可言。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说他家声久矣非昔日,宅相居然亦古人
注释:繁笔泉石两成痴,早学东家晚学西。 章甫峨峨宁汝误,如今翻恨十年迟。 译文:繁笔泉石两成痴,早晚学习东、西方。 章甫峨峨宁汝误,如今翻恨十年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繁笔泉石两成痴”,这里的“繁笔”指的是勤奋学习,而“泉石”则指的是山水景色。诗人用“成痴”来形容自己对学问的痴迷,这体现了他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于学问的热爱。 “早学东家晚学西”
赠相者非常眼 已分山林著此臞(qú,瘦) ,一科端不补遗余。 朝来忽遇非常眼,废却窗前半日书。 注释: 已分山林著此臞(qú,瘦),一科端不补遗余:已经看出了人的体貌特征,但科举考试中却没有录取我。 朝来忽遇非常眼,废却窗前半日书:早晨忽然有人给我送来一幅画像,使我废寝忘食。 赏析:《赠相者》是一首咏叹自己才德不被赏识的诗。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对功名富贵的淡漠。诗人在仕途上屡受挫折之后,就退居山林
【注释】 挽李小溪 其四 仙李由来公与侯,宋唐相望尽名流。 金銮论事嗟无地,往溯天风记玉楼。 【赏析】 诗题中的“李”是作者的朋友,字小溪,此诗是诗人为其而作的挽歌。全诗共八句,每句七言,共五百六十字。 首联:“仙李由来公与侯,宋唐相望尽名流”。这是对李小溪的评价和肯定,意思是说他就像仙树一样高贵,像诸侯一样有地位。同时他也像古代的文人一样,在宋代和唐代都享有声望。 颔联:“金銮论事嗟无地
注释: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老学道院的图画。 天典民彝圣得知,斯文千岁以为期。 上天的典籍和民间的伦理,圣人都知道;这样的学问可以流传千古。 试看涑水三雍赞,何必兰陵赋诡诗。 看看涑水的三贤赞,何必兰陵赋诡诗呢? 赏析:此诗为题画而作,赞美的是涑水三贤。“天典民彝圣得知”是说,他们所掌握的学问和道德准则,都是上天赋予的,也是百姓遵循的,圣人也都知道,并加以肯定。“斯文千岁以为期”是说
《题芳洲诗集 其一》是宋末元初诗人马廷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含义和背景: 1. 诗句原文: 采采芹甘不自谋,慇勤直欲奉王羞。 可怜斜日三千字,曾献当年十二旒。 2. 诗句释义: - “采采芹甘不自谋”:意指诗人不追求个人的功利,而是出于对君王的忠心与奉献,愿意为国事操劳。"芹"在这里代指贤士,"甘"表示自愿,"不自谋"说明不图回报,完全出于公心。 - “慇勤直欲奉王羞”
【注释】老学道院:指道家学者讲学的处所。𤕠:古代一种圆形的玉器,这里指玉圭,用以祭祀。 莫将华皓嗤童习:不要嘲笑儿童的学习。 采玄文:采集深奥的文章。扁(biàn)此庐:用这个书室来命名自己的书房或住宅。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题写自己为道士的学舍时写的。开头两句说,清晨的白日,可以使人感到快乐;而“太玄”、“玄文”,则表示了作者崇尚道家思想。中间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喜欢学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棠的作品。 译文: 读遍了《离骚》,也读遍了远游篇; 在淡日寒空的天气,我引绋天而去。 绕着浦地黄花秋色易老,晚香留给子孙贤人。 注释: 1. 挽许秋浦:挽,挽留。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县一带。秋浦江为皖江下游支流,流经贵池县。许棠曾官秋浦令,有“秋浦遗爱”之称,故称。此诗作于秋游秋浦时。“其四”指第四首。 2. 歌骚:指屈原的《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
【注释】 借一瓻:借酒喝。瓻,古时一种酒器。 鹄袍(hú páo)门:指代朝廷。鹄袍,官服。 降霜御史:比喻为官清廉的御史。风棱:指弹劾之风,即弹劾之风凛冽。 瞎眼春官:暗喻被贬的官员。日色迷,形容太阳昏黄不明。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李小溪的第二首挽诗。前一首中,诗人用“三十年间借一瓻”来形容与李小溪交往的时间长,而“鹄袍门外欠相携”则表达对李小溪的遗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