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鸾
【题老学道院 其二】 瓜烂东陵老废锄,野民八十尚耽书。 窗风文字翻叶叶,抱膝长吟一拥炉。 注释: 瓜烂:瓜熟了,指夏天。东陵:地名,此处泛指乡里。老废锄:指年迈而闲居在家的老人,不种田。 野民:老百姓。八十:指年纪大。尚耽书:仍然喜爱读书。 窗风:窗户的风吹拂着。 抱膝:双膝抱住,表示在读书时的舒适状态。长吟:长时间地吟诵。 一拥炉:一起围坐在火炉旁取暖,享受读书的乐趣。 赏析:
《题芳洲诗集·其二》是宋末元初诗人马廷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往昔辉煌岁月的回忆与感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 首句“虎踞已知王气尽”:描述了历史上某个重要地点或人物因某种原因而失去了昔日的权势和荣耀。这里提到的“虎踞”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象征着权力的中心。“已知王气尽”则表明这个地方或人物已经无法再次拥有或恢复往日的权势。 -
注释:在瓜田里,青门的故址在哪里?我怀念着那翠竹掩映下的水边。 政治上已经恢复了,就像安车裹轮一般好,但我知道您不会像老子那样婆娑了。 赏析: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抒发其退居田园之志。首联写自己退隐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颔联回忆与友人许棠的交往情事,颈联自喻,尾联表明自己退隐的决心。 首联“青门何在从瓜熟”,诗人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指地名,又指人名。诗人借用《汉书·王章传》“亡秦者胡也
【注释】 雄篇:指张龙山的《雄风》。兔园:《晋书·潘岳传》:“岳美姿容,少而好学,十余岁便有文义,才辩过人。与陆机、陆云、左思之流游。每从征伐,辄置酣宴,属文赋诗,意气所极,旁人莫不慷慨。”后因以“兔园”借指文士。烂漫:形容文章词藻华丽。兔园册:指文采烂漫如锦绣。挺翮(hé):比喻高飞远举。翮,鸟的翅膀。扶摇:指直上九万里的高空。鹏(pēng):传说中的大鸟,常用来比喻高飞远举的人。科名
【注释】 林:树林。英:英才,指贤人。三长:三长,即“德、才、学”,是古代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标准。承明:承明殿,汉宫廷名。《汉书·董仲书传》:汉武帝时,司马迁为太史令。承明殿中藏书丰富,司马相如等人都曾在此学习过。 汗青:古代写字所用的朱红色颜料。此句比喻帝王的功业。 修:完成。家传修来国史成:张龙山家族世代都从事史官工作,他们把国家的历史记载下来成为史书。成:完成。 【赏析】
挽张龙山 其四 诸公莫唱贞元曲,老子曾闻正始音。 寂寞吴王堤上路,白杨花落昼多阴。 注释:诸位不要再唱那些赞美贞元的曲子了,我听说过真正的正始之音。在这吴王堤上,只有我一个人走在寂寥的小路上,白杨花落满了整个白天,显得格外阴暗。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龙山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担忧与关切
【注释】 长者孙:指李小溪。横秋一鹗,喻指才略。折就天边桂:指中进士。窦十郎家,指李小溪父窦禹钧,曾任宰相,封上蔡公。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律,首句写其人的才识,次句写其才高气盛的气概,最后两句用典,赞扬了李小溪及父之才学。全诗气势豪迈,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注释】秋浦:指许秋浦,作者友人。圈红:指科举登第。伯仲(bó zhòng):兄弟。槐市:指唐代进士及第后在长安城南门集合的地方,称为“槐市”,是当时的考试场所。高鶱:指高官显宦。一第:一科考中。酬:报答。感麟翁:指杜甫,因梦见麒麟而感慨自己一生不得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许秋浦的赠诗之作。前两句写许秋浦高中状元,为时人所羡慕,后一句说许秋浦不报朝廷恩宠而归隐林下,不为达官贵人所容
【注释】 ①王官谷: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②六馆生:指学生。③阅世:经历世事。④偃蹇:指不得志,不得重用。⑤新有泪纵横:新近才流下了泪。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首句写许秋浦的容貌与气质。“苍颜白发”,形容许秋浦年高而发已白;“王官谷”,点明其人居处;“绿幕黄帘”,是说书室环境,也暗喻许秋浦生活清苦。次句写许秋浦的学业和才华。“阅世”二句,说明许秋浦虽经世务,但屡遭挫折,仍怀壮志未酬之叹
注释: 十一月十二夜,梦回南冠旧友,我感慨万分,泪流满面。 麦子成熟,黍稷新长,但清冷的夜晚里,我梦断魂消,不禁悲伤落泪,为失去的百姓而哀伤。 只可怜我的肝脑都献给了国家和宗庙,但我从未辜负过当年那个第一人的身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梦游春三十首·其十五》。诗的首句“麦秀渐渐禾黍新”描绘了一个秋末冬初的景象,金黄的麦穗与绿油油的黍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