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鸾
快读诗人,七钜编,前身端合是逋仙。 村翁溪老开吟社,愧我犹撑上水船。 注释:快速翻阅诗人的诗作,共有七巨编,其根源应该是陶渊明。村里的老人和溪边的老者一起成立了吟诗社团,而我仍然在艰难地撑着小船前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诗人以“快读诗人七钜编”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接着,诗人以“前身端合是逋仙”为结尾
【注释】 挽:送别;秋浦:古地名,在今安徽。伯仲:比喻兄弟。高骞:高远。槐市:《汉书·张敞传》载,京兆尹张敞为冀州刺史,时有槐树神化为黄鹄,飞集其府门,举吏属自视,皆知其贵。后以“槐市”喻显贵之地。感麟翁:指唐明皇。麟公:指裴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赴任秋浦而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赞美了友人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华。首联用典,颔联写景,颈联赞人,尾联点题,结构严谨,脉络清楚,一气呵成
诗句如下: 1. 暗香疏影久凄迷:描述了梅花或荷花散发的幽香和朦胧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香"通常指的是植物散发出的香气,而"疏影"则形容影子稀疏,给人以空灵的感觉。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氛围的感受和心境。 2. 咫尺塘边丈尺泥:"咫尺"意为很近,而"塘边"则提供了具体的位置,"丈尺"则是夸张的表达方式,形容距离非常近,但实际却有一段距离
诗句原文: 砖炉石铫竹方床,何必银瓶为泻汤。 苦茗只堪浇菜肚,春风却负太官羊。 注释翻译: - 砖炉石铫:砖炉和石头铫是古代烹茶的工具,用于加热水至适宜温度以烹制茶叶。 - 竹方床:指用竹子制作的一个方形床,可能用来放置煮茶的器具或作为临时的座位。 - 银瓶:古代的一种精美容器,用于盛放饮品。 - 苦茗:指的是味道苦涩的茶叶,通常用来泡制茶饮,如绿茶、乌龙茶等。 - 浇菜肚
方氏临清堂二首 陶翁归计已成迟,未折腰前好赋诗。 到底尚称千载士,高人拈向此中题。 注释: 1. 归计:归隐田园的打算或计划。 2. 未折腰:没有弯曲身体,即没有屈服于世俗的压力。 3. 千载士:指有远见卓识、德才兼备的人。 4. 此中题:这里的题指的是题目或创作的内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马廷鸾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以陶渊明为楷模,表达了自己愿意放弃世俗的纷争和纷扰
注释:谁陪伴着幽静的人饱尝岁寒之苦,霜花、雪干翠琅玕。眼前道路像渠少一样狭窄,好作长年耐久看。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全诗用词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熟悉诗文,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分析综合概括评价的能力。 第一首诗的译文:割取风烟来归此堂,尘缨更好洗沧浪。青山屋上流水声,整天读书乐未央。“方氏临清堂”,是诗人自指其居所,“临清”是地名。这两句写自己割取风烟,把清风明月带回自己的居所,好让那些受世俗污染的人也来享受一下自然的清新。 第二首诗的译文:青山之上有屋舍、流水,整天都在读书
锦鸡 照水栖山自一奇,绛冠雪羽岂人牺。 明明在上今□望,是汝箪瓢捽茹时。 译文: 锦鸡照水栖息于山间,自有其奇特之处,红色的冠子和白色的羽毛难道是人为的装饰?它现在高高在上望着我们,就像我们那时箪食瓢饮的日子一样。 注释: - 锦鸡:这里指代一种鸟类,以其美丽的羽毛和独特的行为而著名。 - 照水栖山:形容锦鸡栖息于水中或山上,展现出独特的自然美。 - 绛冠雪羽:形容锦鸡的红色冠子和白色羽毛
谢龙山惠柱杖并求石铫四首 捷径新来竞朵颐,登山有道只逶迟。 瘦藤独立西风上,看尽坡头万马驰。 译文注释: 捷径新来竟朵颐,登山有道只逶迟。 瘦藤独立西风上,看尽坡头万马驰。 注释: “捷径”比喻为捷径,“朵颐”指吃食的样子,形容人贪嘴。 “登山有道”是说只要掌握了爬山的方法,就可以轻松地攀登山顶。“逶迟”意为缓慢而从容,这里用来表示爬山的路线曲折蜿蜒。 “瘦藤”指的是藤蔓,这里用来形容山间的小径
诗句如下: 渡海归来一炷香,八斋早欲卧僧房。 平泉免向崖州死,博得生前万口羊。 翻译为英文是: Returning from the ocean, a burning incense stick; eager to lie down in a monastery cell, early in the morning. Away from danger, living peacefu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