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公
留与子孙耕出自《句》,留与子孙耕的作者是:贺公。 留与子孙耕是唐代诗人贺公的作品,风格是:诗。 留与子孙耕的释义是:留与子孙耕:意为把土地留给后代耕种,强调对土地的珍惜和传承。 留与子孙耕是唐代诗人贺公的作品,风格是:诗。 留与子孙耕的拼音读音是:liú yǔ zi sūn gēng。 留与子孙耕是《句》的第2句。 留与子孙耕的上半句是:但存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的全句是: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但存方寸地出自《句》,但存方寸地的作者是:贺公。 但存方寸地是唐代诗人贺公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存方寸地的释义是:但存方寸地:意指只保留一片心灵的空间。 但存方寸地是唐代诗人贺公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存方寸地的拼音读音是:dàn cún fāng cùn dì。 但存方寸地是《句》的第1句。 但存方寸地的下半句是:留与子孙耕。 但存方寸地的全句是: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注释】 方寸:指心。留:留下。耕:耕种,这里指后代子孙耕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用“但存”、“留”等词语,说明作者要留给后人的只是一片荒地和一把锄头。第三、四句则进一步点明荒地在何处:“方寸”,即心中,也就是诗人的一颗红心,这颗红心就是他一生的理想,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唯一的东西。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
《全唐诗》收“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二句,注云:“石晋兵部。 ”按《后山集》卷一七《贺水部传》、《诗话总龟》卷一九引《王直方诗话》、《齐乘》卷六载,贺公名充,琅玡(今山东临沂)人。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东封泰山时,谒于道左,自称石晋时任水部员外郎,时以为仙人。 仁宗天圣间,遣其弟子诣阙献物。 神宗熙宁间、哲宗元祐间,曾两见苏轼,欲传其仙术。 其人当为北宋道士所依托。 《全唐诗》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