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殷
【注释】 欲销云:指诗人希望消除自己仕途坎坷的苦闷。 “欲隐”三句:说自己虽想隐居,但因龙质(即龙种)而未能如愿;仍余着触石文(即指身上的斑痕),指身上仍有伤痕,不能像龙那样隐于岩石中。 霏微依碧落,仿佛误非云:形容自己虽然身处官场,却如天上的白云一样飘浮不定;度月光无隔,倾河影不分:意思是说即使自己像云一样飘忽不定,也像河水倒流一样无法分辨清浊。 当为起氤氲
【注释】 1. 晚蝉:指秋天的知了。 2. 高柳背斜晖:傍晚,在杨柳的背阴处(阳光斜照)投下斑驳的影子。 3. 轸(zhěn):同“悯”,怜悯、同情。 4. 孤愁:指作者自己。 5. 昔围:从前。 6. 旅人:指作者。 7. 移树带声飞:把树木移动,让树上的知更鸟发出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晚蝉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哀伤。首句写景,描写了晚秋时节,杨柳依依,斜阳如血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金灯这一具体事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 【译文】 稀疏的灯杆秋天里拥着青翠,夜色中幽艳的颜色增添了红。 有月亮时,灯光依旧在,无烟雾的火灭了却像火焰一样。 香气浓郁刚接受露水滋润,势弱不知风。 应该笑那金台之上的人,先随着晓漏声结束。 【赏析】 首句“疏茎秋拥翠”,描述了金灯疏朗的枝干在秋天被翠绿色的叶子紧紧拥抱,形象地描绘了金灯的美丽
注释:秋天的天空中,大雁飞过,青天遥远。稀疏的树木上,蝉儿鸣叫,白露沾湿了树叶。台阶下的败落花朵还有气息,手中团扇渐渐失去意义。 赏析:此诗以“悲秋”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描绘了秋日天空和远行的大雁,营造出一种深远、空旷的画面。次句通过描写疏树、蝉声和白露,营造了一种凄清、寂寞的氛围。第三句写败花仍有气息,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最后一句则以手中团扇渐无端
七夕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注释】 1. 河耿:银河,星名。 2. 牵牛织女:传说中的一对恋人,因被天河阻隔,每年七夕只能相会一次。 3. 欢娱方在此:指在七夕这一天,男女可以相聚欢乐。 4. 漏刻:古人计时的一种方法,用漏水的滴数表示时间。 5. 秋驶:秋天的风,这里比喻秋风。 6. 客子:离家在外的人。 7
注释: 五月快要到了,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 梦中奔赴千里之外,醒来却是百忧缠身,酒醒后更添烦恼。 傍晚时分,看着槿花凋落,不禁悲从中来,吃不下梅子。 白白地将团扇寄去,却迟迟不能返回故乡。 赏析: 仲夏时节,诗人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心情忧郁。 五月快到了,已经三年没回家了。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梦成千里去,酒醒百忧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奔赴千里之外,醒来却是百忧缠身,酒醒后更添烦恼。 晚暮时看槿
注释:雨后天气晴朗,我登上北岸。稻田里稻穗金黄一片,黍地里油绿如海。野外的树连山涧自流。 我还记得当年冯翊部,谢郎引我来到楼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北岸上,远眺田野景色时所引发的思绪。首句写眼前所见之景;二句写心中所感,即由眼前的美景而想起往昔往事;第三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末句则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过去的往事,并由此引发出感慨。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妾换马 - 描述一位女子为了某种原因(可能是离别)而更换坐骑。 2. 伴凤楼中妾 - 指女子与凤凰楼中的伴侣相伴。 3. 如龙枥上宛 - 比喻坐骑如同龙般威武,形容马匹健壮有力。 4. 同年辞旧宠 - 与旧时宠爱的人告别。"同年"通常用来指年龄、地位或经历相仿的人,"辞旧宠"可能指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或关系。 5. 异地受新恩 - 在异地接受新的恩惠或照顾
【注释】 1. 露下凉生簟:露水打湿了竹席。簟:竹席。2. 无人月满庭:没有月光的庭院,一片漆黑。3. 难闻逆河浪:难以听到逆流的河水声。4. 徒望白榆星:只能望着白色的榆树(因为月亮高挂)。白榆树在北国常见。5. 树绕孤栖鹊:树上的鹊鸟成对地飞来飞去。6. 窗飞就暗萤:从窗户飞进来的萤火虫。7. 移时宿兰影:过了很久才在兰花的影子里睡觉。 8. 赏析
萍飒风池香满船,杨花漠漠暮春天。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