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王之道的《追和东坡梅花十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为王之道。诗中描述了一幅动人的春日景象,展现了梅花在冰雪中傲然挺立的姿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并附上赏析: - 第一首:绛跗檀口映冰肌,踏雪来看带雪枝。一树临溪欲半开。 - 关键词:绛跗、檀口、映、冰肌、踏雪、带雪枝、临溪、欲半开 - 注释:描述梅花的鲜艳和清冷,以及其独特的姿态。 - 赏析
【注释】 晓:早晨。飞雪:大雪纷纷降落,形容雪花飘洒。缀林端:落在树林的尖端。冰玉:指梅花洁白如冰玉。肌肤:花瓣。巧耐寒:巧妙耐寒。折得一枝红半吐:折取一枝梅花,只见一半红艳。自挼香蕊:自己揉搓梅花的香气。朝飧(sun):朝餐,即早餐。 【译文】 清晨,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把树林点缀得晶莹剔透,那梅花洁白如冰玉一般,花瓣精巧细致,巧妙地耐得住严寒。 折下一枝半开的梅花,只见它半开半合
王之道的《追和东坡梅花十绝》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韵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步入芳丛脚自轻:诗人进入满是梅花的芬芳环境中,感到脚步轻盈,仿佛被自然之美所吸引。 - 看来群卉眼偏明:周围的花草在视觉上显得格外生动,仿佛它们的眼睛都在注视着这盛开的景象。 - 和羹有实休疑晚:比喻诗人的创作虽然晚了一些,但内容充实,质量上乘。 - 况是东君旧着情:东君
注释: 额黄肌粉斗新妆,春入园林度暗香。 这是对梅花的描绘,用“额黄”、“肌粉”形容梅花的颜色和质地,用“斗新妆”来形容梅花的美丽。“春入园林度暗香”则是说春天的到来使得梅花散发出了幽香。 留滞江南归未得,一枝聊复沃愁肠。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留滞江南归未得”描述了诗人在江南的滞留状态,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一枝聊复沃愁肠”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观赏梅花来缓解心中的愁绪。 赏析:
【注释】: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即追和欧阳修《戏答元珍咏梅》诗。苏轼的诗中赞美欧阳修的才华横溢、才思敏捷。 真香暗逐微风远,疏影低随淡日斜。 真香:真正的香气;暗逐:暗随;微风:微风。指梅花的香气暗暗地随着微风飘送很远。疏影:疏疏落落的树影。 好在黄昏清浅意,一时收拾付诗家。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这梅花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清浅,有一番情意,正好用来点缀诗的意境。收:收拾整理,指作画。付:交给,给
【译文】 我问你,前村在哪里?万木萧萧,雪光映照着昏黄的大地。 我渴望化作一只蝴蝶,飞进梅花丛中,在花间栩栩如生地吟诵诗篇。 【注释】 问言:询问,指诗人发问。何处是前村:哪里才是前村。万木:众多的树木。号寒:呼啸着寒冷的风声。雪障:白雪像屏障一样遮挡着视线。昏:昏暗,模糊不清。安得:怎么能。梦为蝴蝶去:梦中化身为蝴蝶飞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生动逼真。适吟魂:正好吟诵诗篇。 赏析:
诗句:春到梅梢日自和,动人芳气不须多。 译文:春天来到了梅花的枝头,阳光自然温暖,花香四溢,无需过多的修饰。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诗中的“春”字,不仅指代季节,还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关键术语解释: - 梅梢:指梅花树的枝条
注释:不要怪罪,风中酒杯如同玉液飞溅。饮酒畅快之际,我欣喜地传唱梅花的枝枝枝。 正当北国的雪消融残尽之后,正好东风料峭之时。 赏析:这首词是追和东坡《梅花十绝》中的一首。作者在与苏轼同饮时,借酒兴吟咏梅花,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全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的豪情壮志
和秦寿之铜陵江上二首烟销远水分船帆影,木落疏林出斧痕。 吟诗不觉日暮晚,九华何处望中昏? 译文: 烟雾渐渐散去,水面上的帆船影子若隐若现; 树木凋零,稀疏的林间露出斧头的痕迹。 我一边吟咏诗歌,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秋色, 却不知道太阳已经西下,九华山在远方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游览铜陵江上的美景,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注释: 1.
【注释】 醉眼昏昏:指因醉酒而看不清楚,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酒意朦胧。午倦开:午时(中午)感到困倦而醒来。堪:能够忍受。诗债:借以抒发感情的诗歌。苦相催:形容诗歌创作时的艰难困苦。蠲烦药:解除烦闷的良方。霜蕤:梅花的花苞,比喻梅花。 【赏析】 这首词是追和东坡的《梅花十绝》,写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及赏梅之乐。上片写因醉而未能及时赏梅,下片写为梅花所吸引,欲折梅花欣赏。全词语言通俗,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