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修
沈宜修是一位生活在明朝的诗人,她的一生经历了从书香世家到隐逸生活的转变。以下是对沈宜修的详细介绍: - 家庭背景:沈宜修出生于一个有文学传统的家庭,她的父亲于1595年中进士,并曾官至山东副都御史。这个家庭为沈宜修提供了良好的文学氛围和教育资源。 - 文学成就:沈宜修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她精通经史,擅长作诗填词。她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明末社会的各种现实。
虞美人 春雪
玉楼吹落东风月。树树梨花发。 江南春信碧云赊。偏引粉香随蝶、梦天涯。 归鸿欲度迷湘渚。远恨浑如许。 休怜缥缈碎琼飞。却是助人幽思、怯春衣
虞美人 闰 六月初七
年年新月钩帘小。鹊语星桥早。 鸳鸯楼上罢流黄。正是香生碧簟、夜来凉。 今宵空惹回肠切。数尽萤明灭。 双娥蹙泪湿娇愁。拚取恨随槎影、再悠悠
踏莎行 和凝云春思,翻教阿母疑余似破瓜年,亦何须疑,直当信耳,作问疑词戏示琼草
芳草青归,梨花白润,春风又入昭阳鬓。 绣窗日静绮罗闲,金镏二八人如蕣。 碧字题眉,红香写晕,青鸾玉线裙榴衬。 若教阿母不须疑,妆台试向飞琼问
踏莎行 春草
绿闹春残,红衔蕊少,水流依旧平堤杳。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天涯尽是王孙草。 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
踏莎行 夜月感旧
叶露浮青,草烟凝碧。 月明一片伤心色。 无端花影落西墙,看看移伴回廊寂。 往事堪嗟,闲愁重觅。 阑珊竹纸行行墨。 子规枝上自声声,可怜尽被风吹入
踏莎行 寒食悼女
梅萼惊风,梨花谢雨,疏香点点犹如故。 莺啼燕语一番新,无言桃李朝还暮。 春色三分,二分已过,算来总是愁难数。 回肠催尽泪空流,芳魂渺渺知何处
临江仙 对雪忆君晦寄六妹
窗外萧萧疏竹响,一帘柳絮轻飘。 暮寒庭院逼琼瑶。 谢家芳玉树,相对在梅梢。 团扇空思歌白紸,湘天雁语无聊。 自怜杯酒独寒宵。 故乡今夜月,剡曲泛舟还
蝶恋花 其一 桂
蟾兔清辉浮碧树。 帘榭横枝,恍惚淹留处。 画出淮南招隐谱。 光寒却趁幽芳注。 叶底金鹅愁欲曙。 蠹饵■■,以滴庐山露。 汉殿灵波奇艳吐。 风来云外飘香暮
蝶恋花 其二 竹
曲径扶疏栖凤羽。 细数花阶,露冷桃枝聚。 历乱湘妃罗袜步。 斑斑泪点浑难睹。 拂袖檀栾低映户。 绿荫葳蕤,柯笛森如许。 仙人坛石遥相顾。 琅玕粉拂红妆妇
蝶恋花 其三 柳
几度春来眉黛妩。 一夜池塘,楚女腰肢妒。 栖得啼鸦垂远浦。 梨花好共风前觑。 绿倩东君曾作主。 欲系行人,难绾征鞍住。 灞上依依芳草护。 斜阳去后章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