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巽
王巽是明代的诗人。 王巽的生平资料显示,他是明末诗人,原名王象春,字季木,号虞求。他的别号山昔湖居士,籍贯为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他于万历三十八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二,并官至南京吏部。王巽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清初著名文学家王士祯的从祖。这种家庭背景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明代王巽《正月八日诣草堂不遇舟中录记》释义
【解析】 本诗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于正月八日登舟赴草堂,在江上鼓棹行船,经过一夜的航行,天将黎明时到达草堂,却因主人未在家,未能见其人。于是在船上录下诗句,以记此次不遇。全诗四句,每句一意,首尾相承,意境浑然,情韵悠长。 “鼓枻溪头动晓行”,起势突兀而自然。拂晓时分,诗人乘舟从溪头出发,开始了他的行程。“鼓枻”即划船,“溪头”指溪水的源头或岸边。此联写景如画,意境清幽。 “衣裳润浥露华清”
正月八日诣草堂不遇舟中录记
鼓枻溪头动晓行,衣裳润浥露华清。 东风移帆浪花起,幽鸟避人霜羽轻。 片玉峰寒松倚秀,草堂春早柳含情。 山人领鹤之何处,惆怅归来雨满城
季木,原名王巽,明代诗人
王巽是明代的诗人。 王巽的生平资料显示,他是明末诗人,原名王象春,字季木,号虞求。他的别号山昔湖居士,籍贯为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他于万历三十八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二,并官至南京吏部。王巽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清初著名文学家王士祯的从祖。这种家庭背景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王巽
王巽是明代的诗人。 王巽的生平资料显示,他是明末诗人,原名王象春,字季木,号虞求。他的别号山昔湖居士,籍贯为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他于万历三十八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二,并官至南京吏部。王巽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清初著名文学家王士祯的从祖。这种家庭背景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