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枻溪头动晓行,衣裳润浥露华清。
东风移帆浪花起,幽鸟避人霜羽轻。
片玉峰寒松倚秀,草堂春早柳含情。
山人领鹤之何处,惆怅归来雨满城。

【解析】

本诗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于正月八日登舟赴草堂,在江上鼓棹行船,经过一夜的航行,天将黎明时到达草堂,却因主人未在家,未能见其人。于是在船上录下诗句,以记此次不遇。全诗四句,每句一意,首尾相承,意境浑然,情韵悠长。

“鼓枻溪头动晓行”,起势突兀而自然。拂晓时分,诗人乘舟从溪头出发,开始了他的行程。“鼓枻”即划船,“溪头”指溪水的源头或岸边。此联写景如画,意境清幽。

“衣裳润浥露华清”,写舟中情景。清晨,水面上的雾霭被太阳晒干,露水也干了,衣服和鞋子都变得湿润起来。“衣裳濡浥”“润浥”二字写出了清晨露水的清新与滋润,为后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东风移帆浪花起”,“东风”点明时间是春天。随着东风的吹动,帆被风吹得鼓了起来,波浪也荡漾起来。这两句通过写风来表现春意盎然的气氛。“浪花起”三字描绘出江面上的波涛汹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江水之浩渺。

“幽鸟避人霜羽轻”,此句写舟中所见。鸟儿飞离了树林,来到江边,由于寒冷而羽毛变白,显得格外轻盈。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鸟比作人,把“避人”与“霜羽”巧妙地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儿的娇小可爱。

“片玉峰寒松倚秀”,“片玉”用典,出自《庄子·让王》:“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好容冶,目挑心招,色邪声诡,不择所嚣,淫佚无限,以周纳,轻言细语,微听语调,顾盼嗔怒,倾身聆视:以偷得主母欢心。”此处用来比喻山中的松树。“寒”字写出了山中寒冷的环境。“倚秀”指挺拔俊美。整句的意思是:山峰苍翠、松树挺拔俊美。

“草堂春早柳含情”,此句写草堂周围的景象。“草堂”指作者的住所。“含情”指柳树枝条柔软多姿。诗人登上山腰的草堂,眼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

“山人领鹤之何处”,此句写山人隐居的地方。山人即隐士,“领鹤”指放鹤。“领”是引导的意思。“之何”指代隐居的地方。诗人在草堂周围观赏风景时,看到山人已经带领着仙鹤离开了他隐居的地方。这两句诗通过写山人放鹤离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山人的敬慕之情。

“惆怅归来雨满城”,此句写诗人归家后的心情。诗人在山上游玩了一整天,傍晚才回到草堂。当他走进家门的时候,却发现外面正在下雨,整个城市都被雨水笼罩着。“惆怅”表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归家后看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全诗四句,每句一意,首尾相承,意境浑然,情韵悠长。前四句写景叙事,中间两联抒情写意。首联写诗人早晨乘舟出游的情景;颔联写晨行途中所见之景;颈联写游山过程中所见之景;末联写诗人归家后的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鼓枻”(击桨)溪头动晓行,衣裳润浥露华清。

衣裳润浥露华清,形容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衣衫之上。“润浥”意为湿润、沾湿。这里的“润”字既形容了露水的美丽,又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因为诗人要赶在天亮之前赶到目的地,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出发。“衣裳”不仅指衣物本身,还象征着诗人的精神风貌——整洁、清爽、充满活力。这种精神风貌正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衣裳润浥露华清”一句既描绘了景色,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第二联:“东风移帆浪花起,幽鸟避人霜羽轻。”

东风移帆浪花起,描述了清晨时分,当东方的太阳升起,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时,江面上的波浪开始翻滚起来。这里的“东风”既指自然现象,又暗喻着诗人内心的激情和动力。它驱散了迷雾,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移帆”则是指帆船被风吹向远方。这个动作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浪花起”又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活力。这里的“浪花”不仅指江面上的波浪,还象征着人生中的起伏和挫折。它们时而高耸入云,时而低伏成溪,但无论如何变化,都始终伴随着生命的力量和勇气。而“幽鸟避人霜羽轻”,则描述了清晨时分,当鸟儿们纷纷飞离树林寻找食物时,其中一只小鸟却选择留在树上等待。它身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显得格外娇嫩和脆弱。然而,尽管面临着寒冷和孤独的挑战,这只小鸟仍然坚定地站在树枝上,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

第三联:“片玉峰寒松倚秀,草堂春早柳含情。”

片玉峰寒松倚秀,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山中景物的秀丽与险峻。“片玉”指一块玉石,这里借指山峰的高耸入云。“峰寒”则形容山峰在早晨时分显得格外清凉和孤寂。这里的“寒”字不仅形容了自然环境的特点,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松倚秀”则描绘了松树挺拔俊美的形态。这里的“秀”字不仅形容了松树的美丽姿态,还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草堂春早柳含情”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草堂”指诗人的住所,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当春天来临之际,这里的一切似乎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而“柳含情”则表达了柳树枝条柔软多姿的特点以及它们对春天的依恋和喜悦之情。

末联:“山人领鹤之何处,惆怅归来雨满城。”

山人领鹤之何处,这一句通过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里的“山人”指隐士或者山林中的高士,他们追求的是远离尘世纷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领鹤”则是指隐士带领着仙鹤一起生活在山林之中。这里的“何处”不仅指代隐士的居住地,还暗示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状的不满。而“惆怅归来雨满城”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之情。当诗人回到家中时,却发现外面正在下雨,整个城市都被雨水笼罩着。这种天气情况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秩序和人们的生活,更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他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人事沧桑而感到无比惆怅。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