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蕖
江行 越江兰桨晓春移,宿雨初收水满堤。 处处引童耘旧陇,家家牵犊试新犁。 桃花带晕红犹浅,柳叶拖金绿未齐。 客路正愁行不尽,玉莎丛里鹧鸪啼。 注释: 1. 越江兰桨晓春移:越过江面,用兰花装饰的船桨在清晨的春光中移动。 2. 宿雨初收水满堤:昨夜的雨水刚刚停止,河水涨满了堤岸。 3. 处处引童耘旧陇:到处都有孩子们在耕作着他们曾经耕种过的田地。 4. 家家牵犊试新犁:每个家庭都拉着牛车
诗句原文: 飞舄今何处,遥怜无价珠。 月光侵座满,烛影照人孤。 雨过苔犹湿,阶明蚓乱呼。 邻家吹玉笛,疑是起姑苏。 注释解释: 1. 飞舄(xi):这里指代诗人方蕖的飞逝的足迹或书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怀念。 2. 无价珠:形容朋友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比喻其为珍贵的存在。 3. 月光侵座满:月光洒满座位,形容环境清幽,氛围宁静。 4. 烛影照人孤:蜡烛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但无人相伴
《新秋》 衰柳欲依依,晴云敛翠微。 数声惊雁过,一叶觉秋归。 愁入新纨扇,凉生旧葛衣。 可怜娇燕子,不见拂帘飞。 注释: 1. 衰柳欲依依:形容柳树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的样子。 2. 晴云敛翠微:晴朗的天空中的云彩收敛在山的北面,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色。翠微是指绿色的山色。 3. 数声惊雁过:几声雁叫使秋天的到来变得更加明显。惊雁是因听到远处雁鸣而受到惊吓飞走的声音。 4. 一叶觉秋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的是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赏析。 “雁”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全诗的中心意象。诗人在描写雁时,先写其“水静芦花暗”,点出秋天的特征;后写“风高羽翰轻”,写出了雁南飞的情景。“楚云孤影断,汉月几家明。”两句写雁南飞到了楚地,而汉家却只有几户人家还亮着灯
【注释】 ①燕岩庵:在江西铅山。 ②峡转珠林入:峡谷转弯处,像进入珠林一样。 ③云封石路疑:云雾缭绕着山路,好像被云雾封住了。 ④岩深花未发:山岩深处的花还没有开放。 ⑤春到燕先知:春天来临了,燕子却最先知道。 ⑥香篆:香烟缭绕如篆文般排列。 ⑦禅榻:僧人的坐具。 【译文】 峡谷转弯处,像进入珠林一样,云雾缭绕着山路,好像被云雾封住了。 山岩深处的花还没有开放,春天来临了,燕子却最先知道。
【注释】 ①窈窕:美好的样子。 ②宫鞋:宫廷里穿的那种软底鞋。径(zhìnɡ):践踏。微:小。 ③棠梨:一种果树,其果实可食,也可酿酒。 ④剪罗衣:即“剪罗裳”,用丝织品做的衣裳也泛指衣裳。 ⑤巫台:古代传说中巫山神女的阳台。 ⑥洛浦:洛水之滨,在河南省。 ⑦摇摇: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环佩:挂在身上的玉饰。 ⑧夕阳:指落日,这里指太阳落山。 赏析: 《赋得春有游女》一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塞风吹拍自单于,谁道中郎女不如。 纵学胡笳非汉业,馀生犹得续残书。
暗拭啼痕嘱侍儿,此情休与内家知。 君王若是闲相问,为道红颜胜昔时。
闲杏欹桃最可怜,东风飖漾绿丝牵。 金衣公子饶簧舌,绣陌行人系画船。 隋帝宫墙千树雪,陶家门巷五株烟。 闺中悔杀封侯事,几度登楼思惘然
高楼凤去琐寒烟,风物江都已惘然。 胡地夜笳惊戍马,汉宫春色怨啼鹃。 乌丝老去毡房冷,黄鹄歌残毳幕前。 生入玉门犹腐骨,不知青冢草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