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章
【解析】 “昔在鸿山遇席谦”,鸿山,即鸿庆寺,位于今四川成都,是大慈寺的别称。大慈寺是唐僖宗时期修建的一座皇家寺院,后被毁,重建于宋代。“席谦”即席元名。席谦(768-839)字子升,唐代诗人。他早年丧父,随母亲到四川成都投奔亲戚,寄居大慈寺,与著名诗人王建相识,结为忘年之交。王建称赞他的才学和诗作,并把他推荐给宰相韦庄。从此两人往来密切,经常相唱和。席谦善写乐府诗,其诗风清丽婉约
诗句原文: 山色摇春发翠妍,凭轩把酒答流年。 自知原宪贫非病,人谓陶潜醉欲眠。 雾洗百花熏白日,天开一鸟入青烟。 席谦已作东游想,异气看从海上先。 翻译: 山色在春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翠绿,我依靠着栏杆举杯对着流逝的时光。 我知道原宪并不因为贫穷而感到烦恼,人们却认为陶渊明沉醉于酒意之中想要入睡。 云雾洗净了百花散发出的香气,使得阳光更加明亮;天空中飞过的鸟儿仿佛进入了一片青烟之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简心斋席炼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西林谷口群仙宅,青发萧萧古逸民。 - “西林谷口”指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在或曾经去过的地方。 - “群仙宅”形容这里聚集了许多仙人或神仙般的人物。 - “青发”指的是头发的颜色,通常与年轻、长寿相关。 - “萧萧”形容声音清越悠长,常用来形容风声或人的声音。 -
寄席心斋 老子斋心与世违,山中春雨药苗肥。 骑将鹤去身俱瘦,炼得丹成骨自飞。 青简风雷行秘箓,紫绡云雾出仙衣。 明年海上金桃熟,并就安期作燕归。 注释: 1. 老子斋心与世违:老子(即李耳)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清静无为,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这里用“斋心”表示修身养性,与世隔绝。 2. 山中春雨药苗肥:在山林中,春天的雨水滋润着药田,使药苗长得又肥又壮。 3. 骑将鹤去身俱瘦
“西北高峰秀可拈,青莲一朵立纤纤。”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北高峰的雄伟与秀丽。山峰之高峻,如青莲般端庄而不失灵动之美。 “种来仙李如瓶大,煮得春醪似蜜甜。”此句则转向了对种植与收获的描述,仙李如同珍贵的瓶中之物,其滋味之甘甜,恰如醇厚之春酒,令人回味无穷。 “叹老诗题常在手,信公诗句好掀髯。”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推崇。岁月虽老,而诗题却始终不离手
山色摇春发翠妍,凭轩把酒答流年。 自知原宪贫非病,人谓陶潜醉欲眠。 雾洗百花熏白日,天开一鸟入青烟。 席谦已作东游想,异气看从海上先
昔在鸿山遇席谦,长松落雪下飞檐。 道归玉局心逾达,诗到珠宫律更严。 鸾版昼鸣云拥座,龙文夜诵月窥帘。 应思慈母营甘旨,春雨园林笋露尖
西北高峰秀可拈,青莲一朵立纤纤。 种来仙李如瓶大,煮得春醪似蜜甜。 叹老诗题常在手,信公诗句好掀髯。 相过为问长生理,云笈今开第几签
老子斋心与世违,山中春雨药苗肥。 骑将鹤去身俱瘦,炼得丹成骨自飞。 青简风雷行秘箓,紫绡云雾出仙衣。 明年海上金桃熟,并就安期作燕归
王汝章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生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约卒于崇祯四年(1631年)。他的本名可能为王璲,字幼嘉,号青城山人。王汝章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任职翰林五经博士,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 王汝章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唐诗的深刻理解和精湛运用上。他自诩其诗风近似李杜,这种对唐代两位伟大诗人的比拟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诗歌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创作的高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