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摇春发翠妍,凭轩把酒答流年。
自知原宪贫非病,人谓陶潜醉欲眠。
雾洗百花熏白日,天开一鸟入青烟。
席谦已作东游想,异气看从海上先。

诗句原文:

山色摇春发翠妍,凭轩把酒答流年。

自知原宪贫非病,人谓陶潜醉欲眠。

雾洗百花熏白日,天开一鸟入青烟。

席谦已作东游想,异气看从海上先。

翻译:
山色在春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翠绿,我依靠着栏杆举杯对着流逝的时光。
我知道原宪并不因为贫穷而感到烦恼,人们却认为陶渊明沉醉于酒意之中想要入睡。
云雾洗净了百花散发出的香气,使得阳光更加明亮;天空中飞过的鸟儿仿佛进入了一片青烟之中。
席谦已经开始计划向东游历,他的志向和气质似乎能超越海上先达的先贤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诗中的“山色摇春发翠妍”一句,通过色彩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凭轩把酒答流年”,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倚窗而坐、手持美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思考和感慨。这里的“流年”既指时间,也暗示了人生经历的变迁和流转。

“自知原宪贫非病,人谓陶潜醉欲眠”二句,诗人以历史人物原宪和陶渊明的生活状态为喻,表明自己并不因物质贫困而感到痛苦,反而能够超然物外,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里的“醉欲眠”不仅形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雾洗百花熏白日,天开一鸟入青烟”两句,通过雾气和阳光、鸟儿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画面。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体现,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远离尘嚣,心如止水。

最后两句“席谦已作东游想,异气看从海上先”,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展望。这里用“东游”和“异气”来表达诗人想要摆脱束缚,自由地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同时也隐含了一种超越常人的豪迈气概。

《简心斋席炼师》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