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留连杯酒下:在美酒中流连,不愿离开。 2. 重叠菊花期:期待着再次与菊花相见的机会。 3. 熟犬知过客:熟悉的狗能认出来访的客人。 4. 寒蜂亦恋枝:寒冷中的蜜蜂也依恋树枝。 5. 溪山迥月色:山溪和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 6. 香影入梅诗:花香随着风进入诗歌。 7. 地窄君休舞:地势狭窄,您就别跳舞了。 8. 倾斜尔接䍠:请小心,不要倾斜身体。 赏析
后菊会 馀花留醉客,缺月到疏梧。 我老真违世,人生各有徒。 交游今日少,宇宙此亭孤。 惯得趋时理,千金买一壶。 译文: 菊花盛开时,我们一同饮酒作乐,但时光荏苒,如今已是人去楼空。岁月不饶人,我已年迈,无法与世俗抗衡,只能感叹人生的无常。人生如梦,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但最终都只是孤独地前行。在这宇宙之中,我独享这份孤独,享受着这一份清静。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随波逐流的生活,为了追求名利
《晓起其二》是明朝诗人陈邦彦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诗句 老不爱春华,一篱孤负花。 胡为聒我枕,稚子打朝鸦。 - 译文 年岁渐长,却不再欣赏春天的繁华,孤独地守护着一篱笆旁的花。 为什么搅乱我的清梦,小孩子们在清晨打着朝鸣的麻雀。 - 赏析 此诗以“晓起”为题,描绘了早起时的场景和心境。首句“老不爱春华,一篱孤负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厌倦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次句“胡为聒我枕
【注释】 对竹 其二:对,即“对”的古字。二,序数词,表示次序。 窗外竹青青,窗间人独坐。窗外的竹子青翠欲滴,而窗内的人也正独自坐着。 究竟竹与人,元来无两个。竹和人都没有什么差别。 【赏析】 诗中描写了一幅静谧的图画,表现了作者闲适恬淡的情感。全诗语言质朴通俗,不事雕琢,但意境清远高洁。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写竹为中心,通过对“竹与人”的描写,寄寓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注释】 翩翩:形容轻快的样子。 风流:指才情。 何年:多少年。 赏析: 《梦中作》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梦中吟咏自己理想的诗篇。全诗以“梦”为线索,通过梦境中的自我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1. 第一句:“翩翩复翩翩”,描述了诗人轻盈地飞舞的形象,体现了诗人的飘逸气质和自由精神。 2. 第二句:“天生我亦仙”
注释: 晓起 其三:清晨起身。 自有无情蝶,孤飞不傍花。 白头闻见少,闲动羽虫嗟。 译文: 清晨起床的第三首诗。 自有无情蝴蝶,独自飞舞却不靠近花朵。 我白发苍苍,对花儿的感知和感受已经少了,所以只能看到它们在悠闲地摆动翅膀发出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小诗。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叹和感慨。 第一句“自有无情蝶,孤飞不傍花”,诗人用“自有”二字点出自己的孤独
湖西九岩为一峰题 其一 光霁岩 风月佳名在,乾坤浪迹空。 从来岩下客,祇与异人逢。 【注释】 1.光霁岩:即光岩。 2.风月佳名在:指岩石上常有清风明月的景色。 3.乾坤浪迹空:意指世事浮沉不定。 4.岩下客:指诗人自己。 5.异人:指与众不同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光霁岩时的即兴诗作。首联“风月佳名在,乾坤浪迹空”,写景明丽,意境高远。颔联“从来岩下客,祇与异人逢”两句
【解析】 此诗为《随笔》之第四则,是一则关于“无欲”的随笔。 首句“断除嗜欲想,永撤天机障”,意在说明“无欲”就是断绝一切私欲杂念,永远消除天性的障碍。“嗜”指嗜好,“无欲”即没有私心,没有杂念,没有贪求,这是佛家的用语,是修行人应遵循的原则;“天机”指人的本性、天性,“障”指阻碍。 次句“身居万物中,心在万物上”,意在说明“无欲”就是“身居万物之中,心在万物之上”
注释: 1. 梦丁彦诚:梦中与丁彦诚(作者的朋友)分别的情景。 2. 生死别:形容与朋友的分别,不是生离死别的分离,而是永远不能相会。 3. 三四岁星周:指的是天狼星,在古代人们认为天上的星星可以指引方向,所以用“星”来比喻。 4. 梦语分明记:梦里的话语清晰记得。 5. 相悲各点头:互相安慰对方,表示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梦境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