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
注释: 1. 梦丁彦诚:梦中与丁彦诚(作者的朋友)分别的情景。 2. 生死别:形容与朋友的分别,不是生离死别的分离,而是永远不能相会。 3. 三四岁星周:指的是天狼星,在古代人们认为天上的星星可以指引方向,所以用“星”来比喻。 4. 梦语分明记:梦里的话语清晰记得。 5. 相悲各点头:互相安慰对方,表示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梦境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注释:清晨起来,路过院子的井边,没有打自己的门。手里握着南阳的布,缠头数竹孙。 赏析:诗中描绘了诗人起床时的情景。"篱头过井水,不打隔斋门"是说早上起床后,经过院子的井边,并没有去打自己的家门。"手握南阳布,缠头数竹孙"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早起后准备用南阳布裹头的场景,同时暗示了诗人在生活上节俭、朴素的品质。整首诗语言平实易懂,情感真挚感人,展现了诗人勤劳朴实的一面
【注释】 观群儿钓 其二:观看一群小孩子在河边钓鱼。 仰面看垂钓,失脚堕危石:仰面看着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不小心失足掉进了危险的石头上。 若:如果。 谪仙人:被贬谪的神仙。 水中眠亦得:就像在水中睡觉一样自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天真无邪的诗作。诗人以童趣的眼光观察了儿童垂钓时的欢乐场面,又以儿童纯真的心性描绘出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对孩子们快乐生活的喜爱之情
《梅下杂诗其二》赏析 在明代陈献章的《梅下杂诗二首》中,“久共宽闲地,侬薰自在香。折来何所寄,只是寄辽阳。”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笔法和深沉内敛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场景。 诗中的“久共宽闲地”描绘出一种与世隔绝、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作者在这片宽广宁静之地,享受着自在的薰香。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理念,也反映了其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梅下杂诗 其一》是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的作品,通过描绘诗人在梅花下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句解析: - “朝凭曲栏西,暮凭曲栏东。”:这两句通过“朝”与“暮”的时间对比,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依恋。 - “栏里梅花好,看花了病翁。”: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欣赏梅花而感到愉悦的心情
在明代中期,白沙学派的领袖陈献章在其著作《随笔(其六)》中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极高赞誉,称其为“诗圣”,并指出后来的文人在文学创作中难以同时达到这两项卓越的境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献章对杜甫诗艺的深刻理解,也揭示了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子美诗之圣 - 子美:指的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 - 诗之圣:意味着杜甫的诗歌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神圣境界,被视为文学的最高典范。
注释:北风卷起顽云,阴晴变化无法预测。海月渐渐升起,独自照耀南窗的竹子。 赏析:《对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组诗,共三首。此篇为第三首。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春初,时值诗人在夔州,有感于自然景色的变化,而作此诗以自慰。 首联“北风卷顽云,阴晴安可卜”,意思是北风吹起了厚厚的云层,天气如何变化,谁能预料呢?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颔联“海月出渐高
注释:一群孩子在河边钓鱼,有的孩子钓得比较多(偏多遇),有的没钓到鱼。 译文:一群孩子们都在河边玩耍,有些孩子钓到了很多鱼,有些孩子却钓不到。 赏析:这是一首描述孩子们在河边游玩的诗,表现了孩子们活泼、天真可爱的形象
【注释】: 1.【随笔】:古代一种文体,以随意记事为特征。此诗即诗人随兴而作之作。 2.其五:这是组诗中的第五首。《全唐诗》共收录王维《辋川集》十卷,其中《辋川集》有“随笔”诗一卷。王维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但此诗却描写的是空斋闭户、静坐道人的生活情态。 3.闭:关闭。 4.空斋:空空的屋子。 5.竹映阶:竹林照在台阶上。 6.青青:颜色青绿。 7.道人:僧人,这里指闭门不出的僧人。终日:整天。
注释:萱亲,指妻子。垂九十,年老寿至九十,这里代指妻子。游子,离家在外的人。仙城,指仙境中的城市。舣(yǐ),停船靠岸的意思。夜引旗,夜晚迎风飘扬。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全诗以直白的语言描绘了游子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中“萱亲垂九十”一句,用九十岁的长寿老人来比喻自己年迈的母亲,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母亲的慈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而“莫舣仙城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