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
即席赋 夕风生微凉,池塘散月光。 呼儿看酒具,待客饮江乡。 月对歌筵徙,风拖舞袖长。 人生行乐耳,归棹夜相将。 注释: 夕风生微凉,池塘散月光。 夕风:傍晚的风。微凉:微凉的风。池塘:指一个安静的湖或池塘。月光:明亮的月光。 呼儿看酒具,待客饮江乡。 呼儿:呼唤儿子。看酒具:观赏酒杯和酒器。待客:款待客人。江乡:指江边的乡村。 月对歌筵徙,风拖舞袖长。 月对歌筵:月亮对着宴会的场所。徙:移动
【注释】 次赵提学十月赏菊韵:次,跟随。赵提学,即赵汝谈,字孟静,号次公,浙江仁和人(今杭州)。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国子监祭酒、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 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不管菊花开早还是晚,我到处摘取一枝带回家。 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清献,指唐宪宗,他戴着纱帽插菊花,陶渊明喝醉了,头发松散地倒在葛衣上。 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青藜,指唐德宗
《再用韵》是宋代诗人刘宰的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为: ``` 焉知老子非元亮,请看黄花满白沙。 剩有香醪供采采,何须蜡屐到家家。 屡经细雨开花面,独立西风背水涯。 欲把一株种蟾阙,恐惊天女笑乘槎。 ```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首句:“焉知老子非元亮,请看黄花满白沙。” - 译文:怎么知道我(我)就是陶渊明呢?看看这遍地的黄花吧! - 注释:这里通过对比“陶潜”与“老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找出关键的字眼来分析。“世泽由来远”是说家族的恩德流传很远;“时当阨难中”指正处在危难之中;“长须躬陇亩”是说他亲自下地干活;“赤脚话儿童”是说他脱下鞋子和孩子玩耍。“骨肉危相保,干戈晚益穷”是说家人之间相互保护,国家却日益艰难。“存亡一丝发,端为谢苍穹”是说国家存亡就系于一线之发,应该报答苍天。 【答案】 译文:
【注释】1.世泽:指世代的恩泽。2.何年:何时。3.播:流传,传播。4.分派:分配。5.南雄:古郡名,今广东南雄。6.家剩:家庭所剩无几。7.偃斧:砍伐树木。8.劫灰:指火焚烧后的灰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的诗。首句点题,“世泽”即代称“世泽之业”。次句说明其由来久远。三四两句写自己居处与故乡的关联。五六两句写家乡产业。七八两句写家乡的山景。末两句写家乡的历史文化
【注释】 黄花:这里指菊花。竞赏,争夺观赏菊花的美名。人事:人情世故。幽期:幽静的心愿或愿望。长夜:漫漫长夜,即漫漫不眠之夜。行藏:行动与隐逸。深盏酒:满斟的酒杯。微霜:淡淡的寒霜。落满枝:落在树枝上。风月:指诗中的意境、情趣。小囊诗:袖中藏着的诗歌。长啸:放声长吟。苍髯白接䍠:形容头发灰白而胡须浓密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期间,是一首咏菊诗。诗以咏菊为题,却无一字直接描写菊花
【注释】 胜处不在远,杪秋何处寻。——胜处,美好的地方;杪秋,深秋;此句说美好的地方不必很远,在深秋时节,何处可以寻觅得到呢。 步崖碧涧落,眠石青松阴。——步崖,登临悬崖;碧涧,清澈的山涧;眠石,卧于青石之上,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登山观景的画面,登上高崖,俯瞰清涧碧水,又卧于石上,享受着青松的凉荫。 地少沧溟入,山高雁鹜沈。——沧溟,大海;鹜,鸿雁;此句写诗人所处之地地势较低,海水无法流入
【诗句释义】 第一句:两茎何处萎霜根。枯萎的菊花,根在何方? 注释:萎,枯萎。霜根,指枯萎的菊根。 赏析:诗人通过问菊,表达了对吴乐善的深深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深深的思念。 第二句:路入庐山不问村。进入庐山的道路,不再经过村庄。 注释:庐山,山名,位于中国江西省。路入庐山,指进入庐山的道路。不问村,意指不再经过村庄。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之情
【诗句释义】 九日晚对菊次容处士韵,是日县主曹侯二尹邵侯持酒过白沙,李九渊容贯各馆乡中未归。 一年佳节到黄花,霜在篱根月在沙。 今日县侯亲送酒,几时诗客报还家。 疏枝向晚青如许,老鬓逢秋白未涯。 更欲西良开酒𧣴,胜游堪泛五更槎。 【译文】 九日晚我对着菊花与容处士赋诗,今天是县主、曹侯二尹、邵侯持酒来拜访白沙,但李九渊、李容贯都在各自的馆舍中没有回家。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留连杯酒下:在美酒中流连,不愿离开。 2. 重叠菊花期:期待着再次与菊花相见的机会。 3. 熟犬知过客:熟悉的狗能认出来访的客人。 4. 寒蜂亦恋枝:寒冷中的蜜蜂也依恋树枝。 5. 溪山迥月色:山溪和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 6. 香影入梅诗:花香随着风进入诗歌。 7. 地窄君休舞:地势狭窄,您就别跳舞了。 8. 倾斜尔接䍠:请小心,不要倾斜身体。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