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
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
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
却对药栏何意绪,江门店酒独斟时。

【注释】

次赵提学十月赏菊韵:次,跟随。赵提学,即赵汝谈,字孟静,号次公,浙江仁和人(今杭州)。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国子监祭酒、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

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不管菊花开早还是晚,我到处摘取一枝带回家。

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清献,指唐宪宗,他戴着纱帽插菊花,陶渊明喝醉了,头发松散地倒在葛衣上。

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青藜,指唐德宗,他去拜访先生,但先生没有去;白雪,指唐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相思”指代男女之爱。

却对药栏何意绪,江门店酒独斟时:在药栏旁徘徊,不知有什么思绪。独自在江边店铺里喝酒,独自斟满酒杯。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赵汝谈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赵汝谈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诗意之美。

首句“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菊图景。无论菊花是盛开还是凋谢,都能遇到它并摘下一枝带回家。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又表现了他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和敏锐的审美意识。

次句“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通过描绘唐宪宗戴纱帽插菊花和陶渊明醉酒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文人的高洁品格和独特气质的赞美之情。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又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的热爱。

第三句“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赵汝谈的思念之情。青藜,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白雪,指的是唐代女皇武则天;幼妇词,指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这几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古人诗词的欣赏,也表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第四句“却对药栏何意绪,江门店酒独斟时”,表达了作者在药栏旁徘徊,不知有什么思绪的情景。独自在江边店铺里喝酒,独自斟满酒杯的孤独和寂寞。这几句诗既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又表现了他善于用诗词抒发内心情感的能力。

整首诗以秋天的菊花为主题,通过对唐代文人的描绘和引用,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热爱。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诗意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