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
【注释】 扈从谒长陵:陪从皇帝到长陵祭拜。奉安:安置。成祖尊号碑:指明成祖的谥号碑。十首:十首诗。 【赏析】 此诗作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诗人在奉安成祖尊号碑时有感而发,写下了十首纪事诗。前四句写扈从谒陵的情景,后六句写皇帝赏赐五臣御用物品,并表示圣德之恩。 第一、二句:“露裘风帽夜深寒,玉辇前头对据鞍。”这两句诗写出了扈从谒陵时的天气情况,以及皇帝与大臣们的关系和态度
元日首颁元圣谕,宝函擎出殿中开。 承恩特赐宜年酒,拜舞瞻天却举杯。 注释:在新年的第一天,皇帝首先颁发了元圣的诏书,捧着装有诏书的宝函走出大殿。因为受到皇帝的恩宠和厚待,所以皇帝特别赐给他宜年的美酒,他恭敬地叩拜并向皇上敬酒,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译文:在元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首先收到了元圣的诏书,并带着它从大殿中走出来。因为我受到皇帝的宠爱和恩惠,皇帝特别赐予我一瓶宜年的美酒
注释: 独宿直庐逢象斗,忽来入室绕床鸣。 注释: 独自在直庐中住宿时,忽然遇到象斗(大象),它忽然来到室内,绕着床鸣叫。 平生危险更尝遍,事合惊时亦不惊。 注释: 一生经历过各种危险的事情,即使事情即将发生时也不会感到惊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象在作者家中出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乐观态度。大象的突然出现和环绕床铺的声音,虽然给人带来恐惧,但作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扈从谒长陵奉安成祖尊号碑纪事十首 【注释】 六陵: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六个墓,在今南京钟山之南。 檐楹:房檐下的建筑木柱。 万壑:无数的山谷。 云风:云雾和风。 寒起粟:形容身体感到寒冷如起栗。 始知身伴赤龙行:意思是开始懂得自己与皇帝同行如同赤龙在天上飞腾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扈从皇帝去谒长陵、奉安成祖尊号碑时所作《谒长陵奉安成祖尊号碑》十首之一。诗中描绘了秋日登临长陵谒拜皇帝的壮丽景象
这首诗的译文是:皇帝在文华殿召见五大臣进行赐谕,并赏赐酒馔。他们沾醉而出恭后写下了四幅诗作。 起草殿庐催入对,喜看春色在挥毫。 寒消墨沼龙香润,日上觚棱凤阙高。 注释:起草殿庐,即指起草奏章,催促大臣进殿应对。喜看春色,意思是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墨沼,是指书写时使用的墨迹。龙香润,形容笔锋如龙一样生动有力。觚棱,是宫殿的角楼。凤阙,是指宫殿
【注释】扈从:随从皇帝出行。谒长陵:祭祀长陵。奉安:安置。安成祖:即明太祖朱元璋,尊号为“高皇帝”。碑纪事:记载此事的碑文。悼陵园:指明太祖之陵墓,在南京钟山。圣主:英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作于洪武二年(1369),是元末诗人杨基随从明太祖朱元璋出巡时所作。诗中记述了随行祭祀长陵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明太祖的崇敬之情。前四句写随行的侍卫和随从们,后四句写祭祀的情景。全诗语言平易质朴,感情真挚
【注释】 1. 河上歌:唐代诗人王勃的名篇之一。诗中以黄河比喻朝廷,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2. 大明八叶圣人生:大明,即唐朝。八叶指唐高宗李治有八个儿子,其中八个儿子被封为王或公,被称为“八叶”。圣人生,指皇帝的儿子或孙子。 3. 襄汉荣光起:襄汉,即襄州(今湖北襄阳)和汉中(今陕西汉中)。荣光,指荣耀和光辉。 4. 此日风云大驾行:此日,指这一天。风云,比喻朝廷。大驾,指皇帝
【注释】 郢州城西流汉江,浮天玉练隐波光:郢州城,即今湖北省江陵市。汉江,即长江中游的一段,发源于陕西丹江口,流经湖北、湖南等地,汇入长江。 流虹贯渚成皇瑞,飞凤回冈作帝乡:流虹,即彩虹,古人以为祥瑞之兆;渚,水边的小块陆地;回冈,山势弯曲处。 【赏析】 《恭和御题汉江》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汉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首联“郢州城西流汉江,浮天玉练隐波光”
扈从谒长陵奉安成祖尊号碑纪事十首 恩从幄殿对回深,训慰从容示玉音。 孤迹岂知劳圣眷,忠诚那敢替初心。 注释:在帷帐的殿内接受皇帝的召见,深深地感到荣耀,受到皇帝的训诫和安慰,从容地听到皇帝的玉音。我独自行走,怎知皇恩浩荡?忠诚的心哪敢违背初衷呢? 解析:本诗描述了诗人扈从谒长陵奉安成祖尊号碑纪事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深深的敬意和忠诚之心
【注释】扈从:跟随着皇帝出行。谒:进见。奉安:安置。成祖:指明成祖朱棣。尊号:皇帝的尊称。山南水北夜鸣铙,宿处星河傍紫霄。飞将:将军,这里指朱棣。营门:军营。传号令:传达命令。赤旗:红旗。影萧萧:旗帜在风中飘扬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随驾谒长陵,并记录了朱棣奉安成祖尊号碑纪事的事情。首句写扈从随驾入京的情景;第二句写夜晚宿于宫中,听到远处传来的号令声;第三句写朱棣作为“飞将”,指挥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