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陵秋色到檐楹,万壑云风动地生。
白日魂摇寒起粟,始知身伴赤龙行。
扈从谒长陵奉安成祖尊号碑纪事十首
【注释】
六陵: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六个墓,在今南京钟山之南。
檐楹:房檐下的建筑木柱。
万壑:无数的山谷。
云风:云雾和风。
寒起粟:形容身体感到寒冷如起栗。
始知身伴赤龙行:意思是开始懂得自己与皇帝同行如同赤龙在天上飞腾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扈从皇帝去谒长陵、奉安成祖尊号碑时所作《谒长陵奉安成祖尊号碑》十首之一。诗中描绘了秋日登临长陵谒拜皇帝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开头两句“六陵秋色到檐楹,万壑云风动地生”,描绘了秋天时节,皇帝来到长陵谒拜的壮丽场景。诗人站在长陵的屋檐下,远眺四周连绵起伏的山脉,只见万壑之间云雾缭绕,仿佛天地间都在为皇帝的到来而震动。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皇帝出行时的壮观场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
接下来两句“白日魂摇寒起粟,始知身伴赤龙行”则是诗人对皇帝威严形象的赞美之情。在阳光照耀下,诗人感受到了皇帝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神圣气息,仿佛他是一位威武的将军,带领着国家前行。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情,也展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皇帝出行场面的描绘,展现了其威严庄重的形象;通过表达对皇帝崇敬之情,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同时,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