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颁、省、谕、对。此外每年都会有1-2个难写字。 【答案】 岁月已到除夕晚,回家过年手札言
注释:右掖宫的灯被半掩着,门关得不严。对回玄极的时间已经到了深夜。 迟来地暗记了皇帝的诏书,这种诏书人间还没有传开。 赏析:诗中“书事十三绝”是诗人在皇宫里所写的诗。首句写宫中夜晚灯火通明的景象,次句写皇帝召见大臣,时间到了深夜。三、四两句描写诗人对皇帝的诏书感到惊异。这两句诗通过“书事十三绝”中的一句和“此语人间未遣闻”。 《书事十三绝》共十四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一组诗,共十三首。每首都写一次宴会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黄毡(一种红色的丝质织品)设幄(帐篷)傍丘坛,绛蜡金炉夜不寒。 这两句描述了宴会的场景。黄毡铺地,象征着尊贵的地位,旁边是祭坛,暗示了这是一次宗教性质的活动。绛蜡金炉,即红色的蜡烛和金色的炉子,象征光明和温暖,即使夜晚也不会感到寒冷。 衮黼才临催入对,乐章亲制赐传观。
【注释】春卿:指唐代诗人李贺。传诏:传达皇帝诏书。捧云盘:捧受皇帝的诏书。彩竿:彩绘的旗帜。十道:指全国十个道的使华,即各道节度使。衔命:接受任命。万方:全国。布恩:广泛地给予恩惠。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诏书的隆重和使者的威武,后两句写诏书的内容是安抚天下。全诗用赋的手法写诏书,写得非常生动、形象
【解析】 “四月八日”即清明节。唐玄宗在清明这天,在长陵殿门左召见翰林学士,询问天下政事。 【答案】 四月八日 清明节;长陵殿门左 唐玄宗在清明这天,在长陵殿门左召见翰林学士。 陵殿东头御幄垂:长陵殿的东头御帐低垂着。 御幄,指皇帝所居宫帐,这里代指皇帝居住之处。 炉烟高拂午松枝:炉中的烟火气冲天而起,直冲到中午时挂在松树枝头的松子上。 中官呼召黄袍坐:宦官们呼喊着
注释: 法驾:皇帝的专用车辆。前陈:前面陈列。炬火:火炬,这里指燃火。千官:百官和官员。骑从:随从。蓬莱: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敕使:皇帝的使者。殿头:殿中侍候的人。简:文书或书信。拜册:接受册封仪式。南郊:帝王祭天之处,位于京城以南。夜回:在夜晚返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热闹场面。诗人以精炼的文字,形象地描绘了皇帝出行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出行过程中的热闹场景
星汉昭回夜景澄,灵风不动燎烟凝。 遥望衮衣亲奠献,泰坛高处几回登。 注释:星河高悬,夜晚的天空一片澄净,微风吹拂,祭火的烟雾凝聚不散。我远远地望去,看到陛下身穿礼服亲自前来祭祀,在祭坛上多次登高望远。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晚景象以及皇帝亲自祭祀的场景。通过描绘夜空、微风、祭火烟雾和皇帝祭祀的动作,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晚画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内容为对帝王居所的描述。全诗如下: ``` 玄极红云捧帝居,天牌新制焕金书。 肇成大享称严配,典礼分明复古初。 ``` 注释: - 玄极:深远、高深的境界。 - 红云捧帝居:形容帝王的居所被红色的天空包围,如同被红云捧起一样。 - 天牌新制:指皇帝的新颁布的法令或制度。 - 焕金书:形容法令或制度的文字金光闪闪,显得庄严而神圣。 - 肇成大享:指开始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注释】南内:即大明宫,位于唐都长安城龙首原北麓。重华:指皇帝。翠辇:指天子所乘的翠绿色的车。翔凤楼:在大明宫之西南隅,是皇帝接见群臣的场所。 传宣:宣布命令之意,这里指皇帝宣布命令让大臣们进见。赐醪(láo 劳):古代帝王举行宴会或赏赐时,特制一种酒,名为“赐醪”。全胜:完全比得上。菊花杯:泛指用菊瓣制成的酒杯,因菊有傲霜、高洁的品格,故名。 赏析
注释:百子螽斯象征着子孙繁衍,连续不断;皇家的后代本应绵延不绝。从毓德宫前经过,知道这是轩龙启瑞的一年。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家子孙的繁衍和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兴盛和人民幸福的祝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皇家血统的认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