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毡设幄傍丘坛,绛蜡金炉夜不寒。
衮黼才临催入对,乐章亲制赐传观。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一组诗,共十三首。每首都写一次宴会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黄毡(一种红色的丝质织品)设幄(帐篷)傍丘坛,绛蜡金炉夜不寒。
这两句描述了宴会的场景。黄毡铺地,象征着尊贵的地位,旁边是祭坛,暗示了这是一次宗教性质的活动。绛蜡金炉,即红色的蜡烛和金色的炉子,象征光明和温暖,即使夜晚也不会感到寒冷。
衮黼才临催入对,乐章亲制赐传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亲临宴席的期待。”衮黼”指的是古代帝王所穿的礼服,这里比喻皇帝的到来;”才临”则意味着刚刚到达。”催入对”可能是指皇帝让臣子们入席交谈,”乐章亲制”则表明这些乐曲是由皇帝亲自创作的,”赐传观”则是说这些乐曲会被允许人们观看学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而神圣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节的描述,展示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氛围。同时,诗歌也体现了杜甫作为臣子的忠诚和谦逊,以及对皇帝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