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儒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游览黄山风景的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九月秋气高,抗策恣游眺。 注释:九月的黄山,秋意正浓,我挥笔疾书,尽情地眺望远方。 赏析:秋天的黄山,景色宜人,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挥笔疾书,表现出他对秋天和黄山美景的喜爱。 2. 天都陟崔嵬,洞门入窈窕。 注释:登上黄山的最高峰——天都峰,进入一个幽深的洞口。 赏析:这句描绘了诗人登山的过程,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 “发江干”,出发,扬帆;“夜”,指晚上。“东风起”:春风拂动着江面。“带雨挂轻帆”,带着春雨挂着轻盈的船帆,说明是春天的傍晚。“三百里”,指钱塘江长308千米。这首诗写的是在夜晚乘小舟从江干出发,在东风劲吹中扬帆西行,经过一个多钟头行程,已到了钱塘江口的一段。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夜游钱塘江边的情景。 【答案】 译文 小船上扬起帆篷
【解析】 此词是一首别情词,上片写春天将尽,作者与友人张允升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花落”二句写春暮,花落而归,满目飞花如同飞雪,一片凄凉景象,表现了词人的伤春之叹;“杯酒”三句写送别时的情景,一杯美酒寄托着深厚的友情,两人对饮,但愁绪满怀,难于言表,只能相视而泣,话别而行。下片写分别之后,自己独处时所生相思之念。“声咽”三句写别后思念之苦,“声咽”,指声音低沉呜咽,形容内心的伤感和痛苦
小艇发江干,入夜东风起。 带雨挂轻帆,西行三百里。
花落春归时节,满目杨花飞雪。杯酒几多情,愁对东风话别。 声咽,声咽,去后相思啼癊。
吴宗儒是明代的诗人。以下是对吴宗儒的介绍: 1. 生平背景 - 籍贯与字号:吴宗儒,明徽州府休宁人,号黄麓。他的字为次鲁,而其别号则包括黄麓和止耕。这些名字反映了他对自己身份和文化修养的重视。 - 生活年代: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明穆宗隆庆中前后在世。这一时间跨度使得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一生及其文学成就。 - 声律工巧:作为一位声律工巧的诗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