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彦
【注释】 居停:指投宿之处。 俗气官腔(qiān)都一律:指庸俗的官场习气和官员的腔调。 曲房便馆几曾经:曲房指妓院,便馆是旅店。 鬼精灵:形容人机灵狡诈。 【赏析】 此首诗描写作者在京城长安投宿时所遇到的一些不雅现象。首句点题,次句写所见,三句写所闻,四句写所感。“更有”二字,承上启下,将全诗的主题推向高潮。最后两句用一“更”字,将前四句所写的一切合而为一,使全篇结构紧凑,主题突出。
诗句释义: 1. 眼波明 - “眼波”指的是眼睛流动的光彩,这里用来形容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感或情绪。“明”则是指这种情感的明亮、清澈或者明显。 2. 眉岫远 - “眉岫”指的是眉毛的形状和轮廓,这里用以形象地描绘眉形如山丘般远大而清晰。“远”则强调了这种眉型的突出和引人注目。 3. 比玉人儿较软 - “比玉”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珍贵或者高贵,这里可能暗指女子的皮肤或者面容如玉石般细腻光滑
解析与赏析: 诗句逐句释义与译文 1. "清平乐良乡道中,天启壬戌征尘扑面":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良乡道中行走的情景,同时提到了天启壬戌年(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特定年份),暗示了某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政治事件。这里的“征尘”可能指的是战争后的尘土,象征着战争的结束或和平的到来。 2. "两袖余香染":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形象,可能是通过嗅觉描述人物身上的香气,但在这里
东风薄。 东风轻轻地拂过,春意渐浓。 晓来次第新红落。 清晨,花儿陆续落下。 新红落。 知道它们飘向何方,任由它们飘荡。 人间谁似多情恶。 世间又有谁能像春天这样多情? 些儿放了还担着。 即便花儿已经凋零,心中仍有些牵挂。 还担着。 这中间的情愫,如此默默无闻地,你却甘心抛却。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春天的词,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与花朵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感慨。以下是逐句释义:
卜算子 小孤山 万里卷潮来,一柱当中撑。 甚日天公堕宝簪,巧向江心碇。 乞与小姑奁,不共彭郎饤。 若到宫亭换晚妆,霞落明于镜。 注释: - 卜算子:一种词牌名。 - 小孤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为长江中的一个岛屿。 - 卷潮来:形容潮水涌来的情景。 - 一柱当中撑:形容小孤山如同一根柱子支撑着整个江面。 - 天公:指天空中的神灵。 - 坠宝簪:形容天上掉落的宝物。 - 江心碇:江心停泊的船只。 -
注释:长安的繁华,让我想起了那曾经的风波。那些恶毒的话语和心肠,像三面鬼一样,在街头巷尾横行霸道。他们像一群九头魔,让人无处可逃。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与批判,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恶口毒肠三面鬼”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而“行不得哥哥”则表达了他对无法改变这种状况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注释】 河渎:指河神。 河神:指河上之神。唐时以河神为河中府之长官,称为河伯。 风色静寒塘:风和日丽,景色宁静的寒塘。风色,风的气息。 寒花庙里初芳:寒花庙内刚刚盛开的花朵。寒花,指冬天的梅花;庙,指供奉梅花神的地方。 拍山光:形容水波荡漾,山光倒映水中。拍,打,摇动。 女伴:女子,指梅花的伴侣。 信香:深信不疑的香气。相信。 担情怨:承担着情感上的怨恨。 秋纨扇:秋天的纨扇
柳 律转柴门。 瞥然青眼,便欲窥人。 烟里凝颦,雨中含泪,又是残春。 渚宫茂苑休论。 但极目、无非断魂。 十五桥头,三千殿脚,都已成尘。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柳”:诗的开头直接点题,用“柳”字来引入主题。柳通常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复苏,此处可能是在描绘一幅柳树随风轻摇的画面。 - “律转柴门”:律转,可能指的是律吕转换的季节,暗示着春季的到来;柴门,即简陋的门户
【诗句注释】 1. 向:从前。 2. 怜:爱,这里指对某人的同情或喜爱。 3. 恰好:正好、适当。 4. 苦恨情悰较少:非常痛恨自己感情不够深厚。情悰,情感。 5. 今已后:现在之后。 6. 奈情何:怎能怪罪于自己(对自己)的感情不深。 7. 枉周折:白费心思,徒劳无益。 8. 须把别:必须分别。 9. 孤馆晓灯明灭:在孤寂的客舍中,夜幕刚刚散去,灯光忽明忽暗。孤馆,孤独的旅舍。 10. 玉花骢
【注释】 1. 缄:指书信。侧理:仔细地处理。 2. 带啼痕:眼角有泪的痕迹。 3. 看不尽:形容看多了,看得厌烦了。 4. 独立近黄昏: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夕阳西下。 5. 憔悴画中人:形容女子容颜消瘦,如同画中人物。 6. 真真:真的、实的。 7. 衷情谁诉闻:心中的苦楚,有谁能理解呢? 8. 闇销魂:暗中消解愁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和思念之情的诗。诗人在信中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