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俨
题沈克寅扇 绿杨黄鸟试春声,画舫朱帘送客行。 醉后不知君别去,醒来犹记溧阳城。 注释: - 绿杨黄鸟:春天里的杨柳和黄莺,它们在尝试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 画舫朱帘:形容船只装饰华丽,船帘上绘有红色图案。 - 醉后不知君别去:指醉酒后忘记了与朋友分别的情景。 - 醒来犹记溧阳城:醒来后依然记得溧阳县的景色。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
玉颜一去黄金殿, 香骨终埋白草原。 千载游魂归不得, 至今青冢尚含冤。 注释:明妃的容颜一去就不再回到繁华的宫殿,她的香气最终埋藏在荒凉的草原之中。千年后的灵魂依然漂泊不定,无法回到故乡,而她留下的青冢仍然充满了冤屈。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王昭君离开中原后在北方生活的情景和内心的哀愁。首句“玉颜一去黄金殿”描绘了王昭君美貌非凡,但因政治原因远嫁他国,离开了繁华的宫殿环境
【注释】 清簟(diàn zhān):清凉的竹席。 疏帘:疏薄的帘子。 南风:暖和的风。 芰荷香:荷花的芬芳香气。 隔窗女伴:隔着窗户的女伴。 约:邀请。 纳晚凉:享受晚凉。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庭院图,在这幅画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生活最真实的一瞬:夏日午后,在清凉的竹席上慵懒地躺着,透过疏薄的帘子,可以感受到南风送爽的清新,还可以嗅到荷花的芳香。而窗外传来的是女伴们邀约的声音
塞下曲·其一 一声画角起边愁,满目黄云暗戍楼。 夜半将军传号令,明朝要斩郅支头。 注释 - 一声画角起边愁:画角是古代军中用以报警的号角,此句描述边疆战事紧急,引起士兵的忧愁。 - 满目黄云暗戍楼:黄云指的是战场上硝烟弥漫的景象,戍楼即守边楼,此处形容战场烟尘滚滚,令人心烦。 - 夜半将军传号令:夜半时分,将军在营地中传达命令,指挥战斗。 - 明朝要斩郅支头:郅支,匈奴部落名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写的是宫女深夜独行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幽美,含蓄地表达了宫女的哀怨之情。 “花影疏疏月影昏”,首句点明时间是深夜,月色朦胧,花香飘散。这两句看似平常,但暗含着宫女寂寞清冷的心情和环境,为下面写宫女的孤独寂寞作了铺垫。 “沈沈鱼钥锁重门。”鱼钥即铜制的钥匙,这里代指宫廷的门禁。重门紧闭,象征着宫女的孤独与无助,也暗示她无法逃脱的命运。 “无端步下空阶立
【解析】 “塞下曲 其二”是全篇的标题,表明这首诗写的是塞下的景象。 “边城九月雪飞花,睥睨高寒集暮鸦。”诗的首联写边塞的景色。九月的塞外,天寒地冻,大雪纷纷而下,飞花似雪。诗人以“睥睨”二字,写出了塞上地势的高大,视野开阔的特点。 “今日楼兰犹未灭,沙场战士莫思家。”诗的颈联是说:今天的战事还没有结束,战士们不要思念家乡。尾联点出主题。 【答案】 (1)九月——深秋 (2)塞上——边疆
《纪梦 其二》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这首诗以梦境为引,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所见的景象,以及梦中的感悟。接下来将从诗句、译文、注释与赏析几个方面来解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大椿不驻八千秋,空使孤儿日日愁。:这一句表达了时光的流转无情,即便是寿命极长的“大椿”也无法驻足万年,它只能让那些无依的“孤儿”每日沉浸在无尽的忧愁中。 - 独有当时枝上月,至今还照屋西头。:这一句则描绘了一个特别的瞬间
【注释】 1.三弟:指作者的三个弟弟。东归:向东去,指回乡。 2.衰颊那知是酒红:脸颊因喝酒而泛红,自己却浑然不觉。 3.霜鸿:即霜雁,秋末南飞的候鸟,这里借指书信或消息。 【赏析】 《送三弟东归》一诗为作者送其三弟东归之作。首句写与三弟同饮,二句写酒后忘情,三句写醉后忘别,四、五两句写在楼头听到大雁南飞的叫声。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凄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以脉理见秋毫的脉法为话题,抒发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含蓄隽永。 第一句“闻君脉理见秋毫”,意思是听说你医术高明,连脉搏都能看到。这里的“脉理”指医学,“秋毫”是古代传说中黑色鸟,这里比喻人的脉搏跳动;“君”即指你。第二句“袖里咸阳术更高”的意思是你的袖里藏着咸阳的方术更加精湛了。第三句“芝草满山光晔晔”,意思是山间长满了灵芝草
【注释】 东篱:东边的篱笆。 秋菊试新黄:指菊花初开,颜色淡黄。 江岸蒹葭未着霜:岸边的芦苇还未结霜。 路入故乡三百里:指归途要经过几百里的地方。 遥看雁影落横塘:看见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雁影落在横塘上。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作者送三弟东归的情景。首句写景,描绘秋天东篱下黄色的菊花,第二句写人,点出诗人送弟远行,第三句写景,描绘归途中所见,第四句写人,描绘远行者在归途中所见。全诗语言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