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俨
【注释】粤:泛指广东地区。粤王:指古代南越国王赵佗,他在岭南建立南越国。遗陇:遗留下来的山野。半已枯:树已经枯萎了一半。啼乌:指乌鸦因寒冷而鸣叫。 【赏析】此诗描写了月夜下,粤地的古木因为霜冻而变得稀疏,树上的乌鸦因此受到惊扰,发出凄厉的啼鸣之声。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现象的深刻感悟
在古代文学的海洋中,吴俨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其《待隐园次杨太宰韵·其四》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芙蓉枝上露华清:芙蓉(荷花)是夏日的象征,而荷花上的露珠更显得晶莹剔透,象征着纯洁和高洁。芙蓉枝上露华清,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诗人站在荷塘边,欣赏着荷花上的露珠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二 圉圉洋洋乐有馀,谁言我独不知鱼。纵教九岛回千里,那比江湖得自如。 注释:圉(yú)——水边。洋洋——快乐的样子。乐有馀——快乐有余。九岛——指传说中的海上九座仙岛上的岛屿。 赏析:这首诗是明朝吴俨的作品《待隐园次杨太宰韵·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通过对比“九岛”和“江湖”,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流畅
绿树莺啼春正深,絮飞花落满园林。 长松不改青青色,岁暮相看共此心。 注释:春天的景色如此美丽,绿树成荫,黄莺欢唱;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落花飘零,满园都是。长松依旧保持它的青翠,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始终与您心连心。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绿树”、“莺啼”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季画卷。全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长松、杨太宰情感的交流,抒发了诗人内心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五 诗句释义 - 洗竹:指用水洗过的竹子,通常用于形容竹子的干净、整洁。 - 从来为太繁:自古以来,竹子的生长非常繁茂。 - 高节:竹子挺拔、坚韧的特性,象征人的高尚品质。 - 渭川空自夸千亩:渭河之畔,人们夸赞拥有上千亩的土地。 - 争似公家只数竿:与那些公家的几根竹子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译文 自古以来,竹子的生长就非常繁茂,它们挺拔、坚韧,象征着人的高尚品质
注释:待隐园在北固山上,题名石上刻着“摩崖”二字。我什么时候才能脱下布袜青鞋去那里?如今我已经老眼昏花,只能慢慢摩挲着看看。 赏析:诗的首联写诗人对园林的喜爱。次联写诗人对园林的向往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园林的渴望和遗憾。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题扇寄徐文烱表侄 东风轻拂,柳絮飘零,落花随风起舞。一曲离歌,未唱人先行。满船酒香,满载月华归途。溧阳城外,听那啼鸟声声,似诉离愁。 东风力软落花轻,一曲离歌客未行。载酒满船还载月,坐听啼鸟溧阳城。 注释:东风轻柔而和煦,柳絮在空中飘舞,花瓣随风轻轻摇曳。一曲离别的歌曲还没有演唱完毕,行人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我乘着装满美酒的船,也载着明亮的月亮返回。坐在溧阳城外,我聆听着鸟儿的鸣叫声
``` 清风明月两无求, 花径柴门日转幽。 莫怪主人归较晚, 君王有诏欲分猷。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景象,诗人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赞美。首句“清风明月两无求”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清风与明月代表着高洁的品质,而无需追求则展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次句“花径柴门日转幽”,以花径和柴门作为背景,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田园画面,阳光斜照之下
西风冽冽塞云愁, 冻合长河水不流。 只恐妾颜明日改, 单于轻易犯边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西风冽冽塞云愁” - 西风冽冽:形容秋风凛冽,给人一种寒冷和凄凉的感觉。 - 塞云愁:指塞外的云层布满忧愁,可能预示着边疆的紧张局势或战事的频繁。这里的塞云也隐喻着边疆的不宁,增加了诗歌的凝重感和忧虑氛围。 2. “冻合长河水不流” - 冻合长河:描述长河被冰雪覆盖的景象
【注释】隐园:即杨太宰的别墅。 【赏析】诗以隐逸生活为题,写诗人于山中幽居,松石之间,聆听泉水潺潺,其声清越,与弹琴无异,而比之更胜一筹,令人神怡心旷;又因有客欲来,故作辞谢之态,挂冠而去。全诗构思新颖,不落窠臼